本技术涉及电机后端盖,具体为电机用散热性好的后端盖。
背景技术:
1、电动机的组成中,后端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保证电机内部结构和转轴安全稳定运行,进而保证电机的安全运行。
2、经检索,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告号为cn201820468547.8公开电机后端盖,其中将编码器安装于电机后端盖内,减少编码器占用的空间,空腔和槽相互连通,并且朝向端面方向为开放式,方便拿取编码器,方便维护编码器。
3、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一定不足,后端盖在使用时,端盖外侧面均为光滑面设置,而且,端盖本身多为钢制材料设置,端盖整体的散热效果一般,进而影响电机整体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机用散热性好的后端盖,克服了后端盖在使用时,端盖外侧面均为光滑面设置,而且,端盖本身多为钢制材料设置,端盖整体的散热效果一般,进而影响电机整体的散热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机用散热性好的后端盖,包括不锈钢端盖,所述不锈钢端盖一侧面设置有散热盘,所述散热盘上环向设置有主散热肋,所述主散热肋之间设置有副散热肋,所述不锈钢端盖中心设置有轴孔,所述不锈钢端盖远离所述散热盘一侧面设置有编程器槽,所述轴孔一侧设置有接线孔。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编程器槽外环侧设置有塑封盖,所述塑封盖外环侧的所述不锈钢端盖位置设置有内止口。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不锈钢端盖四角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不锈钢端盖与所述塑封盖胶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盘与所述不锈钢端盖过盈连接,所述散热盘与所述主散热肋和所述副散热肋为一体成型。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编程器槽的深度为10mm,所述轴孔内直径为15mm。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栓孔的内直径为5mm。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盘为铜合金制成。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散热盘、主散热肋和副散热肋,使得后端盖在使用时,后端盖外侧与散热盘连接,并通过散热盘、主散热肋和副散热肋形成一个整体的散热结构,提高端盖整体的散热效果,进而保证电机整体的散热效果。
1.电机用散热性好的后端盖,包括不锈钢端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端盖(1)一侧面设置有散热盘(10),所述散热盘(10)上环向设置有主散热肋(8),所述主散热肋(8)之间设置有副散热肋(9),所述不锈钢端盖(1)中心设置有轴孔(7),所述不锈钢端盖(1)远离所述散热盘(10)一侧面设置有编程器槽(4),所述轴孔(7)一侧设置有接线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用散热性好的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程器槽(4)外环侧设置有塑封盖(3),所述塑封盖(3)外环侧的所述不锈钢端盖(1)位置设置有内止口(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用散热性好的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端盖(1)四角设置有螺栓孔(6),所述不锈钢端盖(1)与所述塑封盖(3)胶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用散热性好的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盘(10)与所述不锈钢端盖(1)过盈连接,所述散热盘(10)与所述主散热肋(8)和所述副散热肋(9)为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用散热性好的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程器槽(4)的深度为10mm,所述轴孔(7)内直径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用散热性好的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6)的内直径为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用散热性好的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盘(10)为铜合金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