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低压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5992发布日期:2023-07-05 22:3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交流低压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尤其是涉及一种交流低压配电箱。


背景技术:

1、配电箱是电气装备,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配电箱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2、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箱不具备散热功能或者散热效果差,在天气炎热的夏天,配电箱内的电器件在长时间工作后容易产生大量热量,导致配电箱内的温度过高,进而影响配电箱持续工作,导致配电箱的工作效率降低、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低压配电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配电箱不具备散热功能或者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流低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散热风扇、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散热孔,其中:

4、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配电箱本体内,所述配电箱本体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散热风扇固定连接;

5、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配电箱本体内,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转动杆,所述传动机构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进而使所述散热风扇转动;

6、所述散热孔开设于所述配电箱本体的侧壁上,并将所述配电箱本体内部与外界环境连通。

7、优选的,所述配电箱本体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

8、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配电箱本体的底部;所述配电箱本体内部固定有隔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隔板并与所述隔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位于所述隔板上方。

9、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一转动杆,其中:

10、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配电箱本体的侧壁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11、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远离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固定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机竖直布置,两个所述传动机构对称设置,并将所述电机与对应所述散热风扇传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在所述配电箱本体的侧壁上均匀间隔布置。

14、优选的,所述交流低压配电箱还包括有箱门和锁和组件,其中:

15、所述箱门与所述配电箱本体铰接,所述箱门的开启侧固定部有安装块,所述配电箱本体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安装块的至少部分能在关闭所述箱门时插入所述固定块内;

16、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拆卸槽,所述拆卸槽内滑动连接有拨块,所述拨块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固定块的表面,用于供使用者上下拨动;

17、所述拨块的底部固定有卡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能在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固定块插接到位时插入所述卡槽内,进而将所述箱门和所述配电箱本体锁和,且所述卡块能在向上拨动所述拨块上与所述卡槽分离,进而将箱门和所述配电箱本体解锁。

18、优选的,所述拆卸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拆卸槽的顶部,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19、优选的,所述箱门的外部安装有展示牌。

20、优选的,所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和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流低压配电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驱动装置能够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转动时能够带动配电箱本体内部的散热风扇转动,散热风扇转动时能够将配电箱本体内部的热气流通过散热孔流通至外界环境中,从而对配电箱本体进行散热,防止配电箱本体内部温度过高影响配电箱持续工作,提高了配电箱的工作效率,延长了配电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交流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本体、散热风扇、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散热孔,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本体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配电箱本体的底部;所述配电箱本体内部固定有隔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隔板并与所述隔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位于所述隔板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一转动杆,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机竖直布置,两个所述传动机构对称设置,并将所述电机与对应所述散热风扇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在所述配电箱本体的侧壁上均匀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低压配电箱还包括有箱门和锁和组件,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流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拆卸槽的顶部,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流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的外部安装有展示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低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和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低压配电箱,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该交流低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散热风扇、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散热孔,散热风扇位于配电箱本体内,配电箱本体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与散热风扇固定连接;驱动装置设置于配电箱本体内,传动机构连接驱动装置和第二转动杆,传动机构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进而使散热风扇转动;散热孔开设于配电箱本体的侧壁上,并将配电箱本体内部与外界环境连通;该交流低压配电箱能防止配电箱本体内部温度过高影响配电箱持续工作,提高了配电箱的工作效率,延长了配电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揣志勇,王健,路悦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欧玛达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