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0348发布日期:2023-11-22 16:52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汇流排,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


背景技术:

1、针对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由于需要多个铜片组,大多采用层叠安装的方式组成,相邻两个铜片组之间设置阻隔板进行阻隔,且一般定子需要十二个绕组,需要配备二十四个钩耳。

2、现在的汇流排的骨架主体为u形结构,在主体周侧面均匀开设数量较多的避让缺口,避让缺口用于钩耳和连接端的伸出,汇流组件安装时,铜片组和阻隔板依次堆叠在骨架内,铜片上的钩耳穿过避让缺口延伸至骨架外部,即如申请号为202111545142.2专利中公开的汇流骨架。

3、由于每个避让缺口只穿过一个钩耳,通口高度延伸整个主体,厚度差较多,且通口处的铜片组外侧面也会出现暴露情况,会出现防护效果和隔离效果不好的问题,可能会出现两个铜片组连接问题,影响汇流排的正常使用。

4、因此设计出阻隔效果好的汇流排是本领域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通过设计可单独层叠定位的汇流机构,和壳体分为两个主体,壳体通过模具配合注塑的方式直接同步的成型在汇流机构外部形成外壳、成型在铜片组的间隙内形成填充部,填充部上方和下方分别与两个阻隔板连接,可完全对每个铜片进行完全包裹,且壳体外侧每个钩耳对应一个避让缺口,壳体外部无任何铜片外表面的暴露,可极大程度提高汇流排的阻隔防护能力。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包括汇流组件和端子组件,所述汇流组件包括注塑壳体和汇流机构;

4、所述汇流机构包括第一铜片、第二铜片、第三铜片、第四铜片和三个阻隔板;

5、所述第一铜片由一组对称设置且一端贴合的第一弧片组成,所述第一弧片外侧设有两第一钩耳,两所述第一弧片相贴合的一端外侧均设有连接端;

6、所述第四铜片由一组对称设置且两端互不接触的第二弧片组成,所述第二弧片内侧设有六个第二钩耳;

7、所述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上均设有预设孔,所述阻隔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与预设孔配合的定位端头;

8、所述第一铜片、第二铜片和第三铜片的结构特征一致;

9、三个所述阻隔板依次同心的设置在第一铜片、第二铜片、第三铜片和第四铜片之间,所述第一铜片、第二铜片和第三铜片上的连接端位置交错;

10、三个所述阻隔板上的定位端头分别间隙设置在第二铜片、第三铜片和第四铜片上的预设孔内;

11、所述汇流机构设置在注塑壳体内,所述第一铜片、第二铜片和第三铜片上的两第一弧片之间的间隔、第四铜片上两第二弧片之间的间隔内均设有填充部,所述填充部与注塑壳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钩耳、第一钩耳和连接端均延伸至注塑壳体外部。

12、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有三个端子壳,三个所述端子壳内均固定有端子,三个所述端子分别与第一铜片、第二铜片和第三铜片上两连接端固定。

13、进一步地,所述注塑壳体顶面一侧固定有若干定位销,所述底板上设有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口,所述底板通过定位销固定在注塑壳体上。

14、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外侧边缘处设有外边板,所述外边板与底板顶面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若干所述加强筋与若干定位销位置交错。

15、进一步地,所述注塑壳体内底面设有内端头,所述内端头间隙设置在第一铜片上的预设孔内,所述内端头与注塑壳体一体成型。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铜片、第二铜片和第三铜片上的若干第一钩耳呈环状且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注塑壳体外侧。

17、进一步地,所述阻隔板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若干嵌入端,若干所述嵌入端分别设置在注塑壳体内侧边和外侧边内,所述阻隔板内设有内缺口,所述注塑壳体内侧设有与内缺口配合的内凸部,所述内凸部与注塑壳体一体成型。

18、进一步地,所述阻隔板上表面设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嵌入设置在填充部内。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铜片、第二铜片、第三铜片和第四铜片的厚度一致。

20、进一步地,所述注塑壳体外侧下部设有若干卡钩件,所述注塑壳体内侧下部设有若干内凸沿,若干所述内凸沿和若干卡钩件均与注塑壳体一体成型。

2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可单独层叠定位的汇流机构,和壳体分为两个主体,壳体通过模具配合注塑的方式直接同步的成型在汇流机构外部形成外壳、成型在铜片组的间隙内形成填充部,填充部上方和下方分别与两个阻隔板连接,可完全对每个铜片进行完全包裹,且壳体外侧每个钩耳对应一个避让缺口,壳体外部无任何铜片外表面的暴露,可极大程度提高汇流排的阻隔防护能力。

23、2、本实用新型的壳体注塑时物料流动至汇流机构内,不仅可成型出填充部,同样可成型出与嵌入端配合的凹槽和与内缺口配合的内凸部,增加壳体和阻隔板之间的配合点,从而提高阻隔板与壳体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阻隔板的稳定性,使阻隔板与壳体形成一体,提高汇流排的稳定性和强度。

24、3、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直接注塑的方式设置在汇流机构外部,注塑物料完全填充汇流机构的各个间隙处,即使铜片下料生产时出现偏差,也不会出现偏移晃动等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提高连接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25、4、本实用新型设计四层铜片,其中三层铜片的四个钩耳都朝外,剩余一层铜片的十二个钩耳都处于朝内的位置,可进行区分操作,利于连接,避免钩耳都处于朝外或朝外的状态造成不易分辨连接的问题,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26、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包括汇流组件和端子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组件包括注塑壳体(2)和汇流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顶部固定有三个端子壳(102),三个所述端子壳(102)内均固定有端子(103),三个所述端子(103)分别与第一铜片(4)、第二铜片(5)和第三铜片(6)上两连接端(403)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壳体(2)顶面一侧固定有若干定位销(204),所述底板(101)上设有与定位销(204)配合的定位口,所述底板(101)通过定位销(204)固定在注塑壳体(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外侧边缘处设有外边板(104),所述外边板(104)与底板(101)顶面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105),若干所述加强筋(105)与若干定位销(204)位置交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壳体(2)内底面设有内端头,所述内端头间隙设置在第一铜片(4)上的预设孔(404)内,所述内端头与注塑壳体(2)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片(4)、第二铜片(5)和第三铜片(6)上的若干第一钩耳(402)呈环状且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注塑壳体(2)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8)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若干嵌入端(802),若干所述嵌入端(802)分别设置在注塑壳体(2)内侧边和外侧边内,所述阻隔板(8)内设有内缺口(803),所述注塑壳体(2)内侧设有与内缺口(803)配合的内凸部,所述内凸部与注塑壳体(2)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8)上表面设有支撑筋(804),所述支撑筋(804)嵌入设置在填充部(20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片(4)、第二铜片(5)、第三铜片(6)和第四铜片(7)的厚度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壳体(2)外侧下部设有若干卡钩件(203),所述注塑壳体(2)内侧下部设有若干内凸沿(202),若干所述内凸沿(202)和若干卡钩件(203)均与注塑壳体(2)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汇流排,涉及汇流排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汇流组件和端子组件,汇流组件包括注塑壳体和汇流机构,汇流机构包括第一铜片、第二铜片、第三铜片、第四铜片和三个阻隔板,第一铜片由一组对称设置且一端贴合的第一弧片组成。本技术通过设计可单独层叠定位的汇流机构,和壳体分为两个主体,壳体通过模具配合注塑的方式直接同步的成型在汇流机构外部形成外壳、成型在铜片组的间隙内形成填充部,填充部上方和下方分别与两个阻隔板连接,可完全对每个铜片进行完全包裹,且壳体外侧每个钩耳对应一个避让缺口,壳体外部无任何铜片外表面的暴露,可极大程度提高汇流排的阻隔防护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马婷,张亦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标榜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