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源箱,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备用电源箱。
背景技术:
1、备用电源箱是在电网不能正常供电时,能够作为应急电源使用,以保证生产或服务的正常运行。
2、例如,公告号为cn210577238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通过铰链铰接有箱盖,所述箱体的底板下表面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自锁万向轮,所述箱体的底板下表面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脚垫,所述箱体的左侧板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拉杆套,所述拉杆套中活动安装有伸缩拉杆,所述箱体的底板上固定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支撑板及箱体的左右前后四面侧板的内侧壁均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多个减震机构,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源本体,所述放置盒通过卡接机构卡接在箱体的内腔上部。
3、由上述公开的内容可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内部设置减震机构,能够对电源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避免安装架上的电源本体受损,然而该箱体采用密闭结构,导致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箱体内部温度较高,影响整体的续航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备用电源箱,能够有效的对箱体内部进行散热,以便于长时间使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备用电源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安装腔分别分隔成用于安装电源本体的安装区和进行通风的散热区,所述隔板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为多个且彼此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区和散热区之间通过通风孔连通,所述隔板上设有凸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多个并环绕隔板设置,所述电源本体安装于连接部,所述箱体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散热区相对,并相互连通,所述安装腔和第一散热孔相互连通,形成气流的流通通道,以便于对箱体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与安装区相对,并相互连通。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遮盖板,所述遮盖板可沿竖直方向进行滑动,以将第二散热孔封闭或开启,所述遮盖板上设有用于推动遮盖板滑动的施力槽。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侧壁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侧分别设有滑槽,所述遮盖板两侧作为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滑槽相对,所述滑动部位于滑槽,并可构成两者之间的滑动配合,当遮盖板连接于安装槽时,所述遮盖板表面与箱体侧壁表面平齐。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散热孔上方设有防尘部,所述防尘部一端固定于箱体侧壁,另一端向下弯曲,形成排屑弧面。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区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用于提高气流在流通通道内的流速。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9、通过在箱体内设置隔热区,并依靠箱体侧壁的第一散热孔、隔板上的通风孔、隔热区以及安装区之间相互连通,来形成气流的流通通道,从而能够使得箱体内产生的热量与外界产生热交换,以便于对箱体内进行散热,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箱体的散热效果差,导致无法长时间使用的技术问题,进而能够有效的对箱体内部进行散热,保证长时间续航。
1.一种移动备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安装腔分别分隔成用于安装电源本体的安装区和进行通风的散热区,所述隔板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为多个且彼此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区和散热区之间通过通风孔连通,所述隔板上设有凸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多个并环绕隔板设置,所述电源本体安装于连接部,所述箱体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散热区相对,并相互连通,所述安装腔和第一散热孔相互连通,形成气流的流通通道,以便于对箱体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备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与安装区相对,并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备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遮盖板,所述遮盖板可沿竖直方向进行滑动,以将第二散热孔封闭或开启,所述遮盖板上设有用于推动遮盖板滑动的施力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备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侧壁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侧分别设有滑槽,所述遮盖板两侧作为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滑槽相对,所述滑动部位于滑槽,并可构成两者之间的滑动配合,当遮盖板连接于安装槽时,所述遮盖板表面与箱体侧壁表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备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上方设有防尘部,所述防尘部一端固定于箱体侧壁,另一端向下弯曲,形成排屑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备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区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用于提高气流在流通通道内的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