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布线装置

文档序号:36453364发布日期:2023-12-21 16:0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布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具体是指一种计算机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1、计算机包括数据线、网线、电源线等多种线体,布线时需要使用束线工具将不同的线路进行排布固定。常见的束线工具为采用扎带方式,其成本低、易操作,然而固定后难以拆装,灵活度差,因而使用上仍然非常不便,由于计算机内部配件使用的数据线数量较多,所以在数据线安装使用时,导致很多数据线缠绕在一起,经常拉扯数据线,导致数据线连接不牢固,在数据线整理的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降低技术工人装机和维修效率,在数据线使用时应该进行合理的布线,帮助数据线的连接,同时便于维修时能够合理的调整数据线与接口的连接。由于线路较多且杂乱,并且在装机和维修时需要经常检测各线路上的信号,可能需要插拔线路接头,通过扎线扎带固定的线路解绑束线麻烦困难,理线不清,不便于安装和维修,容易出现线路混淆等维护失误的现象。公开号cn213876595u所述的计算机布线用束线装置,包括布线板,布线板上设有滑动连接的布线座,布线座的两端分别通过可调节机构连接有束线块,束线块中部设有放置线体的放线槽,放线槽的槽底设有活动连接的上托板,放线槽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有通过伸缩杆连接的侧夹板,上托板通过联动机构分别与所述侧夹板连接、并带动所述侧夹板夹紧或者松开所述线体。但现有技术仍旧存在缺陷:

2、1、现有技术所采用的布线装置,通过在布线板上设置一个可滑动的布线座,通过滑动的方式来调整布线的位置,可以确保整理的线材比较美观,但是线路在安装时,包括后期的线路检修,对布线座的拆除和安装都比较麻烦,非专业人士在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也会降低检修工人的工作效率。

3、2、现有技术所采用的布线装置,通过夹具在布线板上滑动,调整线路的位置,同时将线路固定在布线座和布线板之间这么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但是这种布线方法包含的线路太多,容易造成线路的缠绕,工作人员不能很快的找出计算机上某个部件对应的线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计算机布线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计算机布线装置,包括截面为长方形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开设有圆柱形的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按钮同外壳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转轴于空腔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挤压盘,所述空腔内部前后和两侧均设置有x形的夹扣,所述挤压盘同夹扣之间设置有挤压结构,所述夹扣远离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半环扣,所述空腔内部的前后和两侧均开设有配合夹扣使用的夹扣孔,所述夹扣孔贯穿到外壳的外部,所述夹扣旋转轴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夹扣孔内部的上下端,所述夹扣靠近挤压盘的一端设置有复位结构,所述转轴于空腔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卡扣盘,所述卡扣盘一侧固定连接有拨片,所述空腔内部下端的前后和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拨片使用的定位槽,所述转轴下端设置有弹力结构,所述外壳外部前后和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磁力块。

3、作为改进,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按钮下端的限位环,所述外壳外部上端开设有配合按钮使用的按钮孔,所述空腔内部上端开设有配合限位环使用的限位槽,所述按钮孔同限位槽贯通连接。

4、作为改进,所述挤压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夹扣靠近转轴一端的两个倾斜的挤压块,所述挤压盘的前后和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挤压块使用的挤压槽。

5、作为改进,所述复位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挤压块相互靠近一侧的弹簧柱,所述挤压块之间设置有配合弹簧柱使用的复位弹簧。

6、作为改进,所述弹力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卡扣盘下端的弹簧块,所述空腔内部下端开设有配合弹簧块使用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设置有配合弹簧块使用的弹簧。

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在外部增添了磁力块,绝大部分的计算机极限的主板后端的固定板都为金属材质,线路布置好之后,直接通过磁吸的方式便可将线路定位,安装包括后期的线路检修都会十分的方便。

8、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多个夹扣,工作人员可以将计算机不同部件的线路布置在不同的夹扣中,线路不会过多的缠绕在一起,这样在后期检修以及前期安装时,可以快速方便的找到线路对应的部件,提高装机以及后期计算机线路检修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计算机布线装置,包括截面为长方形的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开设有圆柱形的空腔(2),所述空腔(2)内部设置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上端固定连接有按钮(4),所述按钮(4)同外壳(1)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5),所述转轴(3)于空腔(2)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挤压盘(6),所述空腔(2)内部前后和两侧均设置有x形的夹扣(7),所述挤压盘(6)同夹扣(7)之间设置有挤压结构(8),所述夹扣(7)远离转轴(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半环扣(9),所述空腔(2)内部的前后和两侧均开设有配合夹扣(7)使用的夹扣孔(10),所述夹扣孔(10)贯穿到外壳(1)的外部,所述夹扣(7)旋转轴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夹扣孔(10)内部的上下端,所述夹扣(7)靠近挤压盘(6)的一端设置有复位结构(11),所述转轴(3)于空腔(2)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卡扣盘(12),所述卡扣盘(12)一侧固定连接有拨片(13),所述空腔(2)内部下端的前后和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拨片(13)使用的定位槽(14),所述转轴(3)下端设置有弹力结构(15),所述外壳(1)外部前后和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磁力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按钮(4)下端的限位环(17),所述外壳(1)外部上端开设有配合按钮(4)使用的按钮孔(18),所述空腔(2)内部上端开设有配合限位环(17)使用的限位槽(19),所述按钮孔(18)同限位槽(19)贯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结构(8)包括固定连接于夹扣(7)靠近转轴(3)一端的两个倾斜的挤压块(20),所述挤压盘(6)的前后和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挤压块(20)使用的挤压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11)包括固定连接于挤压块(20)相互靠近一侧的弹簧柱(22),所述挤压块(20)之间设置有配合弹簧柱(22)使用的复位弹簧(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结构(15)包括固定连接于卡扣盘(12)下端的弹簧块(24),所述空腔(2)内部下端开设有配合弹簧块(24)使用的活动槽(25),所述活动槽(25)内部设置有配合弹簧块(24)使用的弹簧(2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布线装置,包括外壳、空腔、转轴、按钮、挤压盘、夹扣、半环扣、复位结构、限位结构和挤压结构,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转轴,所述空腔内部设有挤压盘,所述空腔四周设有夹扣,所述夹扣一端设有半环扣,所述夹扣另一端设有复位结构,所述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按钮同外壳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挤压盘同夹扣之间设有挤压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线路分开布置不易缠绕。

技术研发人员:范恩豪,韩帼昱,方宇坤,崔祥辉,朱运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