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风扇电机线体自动化装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0401发布日期:2023-07-18 14:2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风扇电机线体自动化装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金属套管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风扇电机线体自动化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1、汽车风扇电动机的作用是为发动机散热用的,帮助发动机冷却温度用的;一般,汽车风扇电动机安装在散热风扇中央,当汽车温度达到设定的标准后,散热风扇就会开始工作,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动力中心,如玩具车内的马达,家用抽油烟机和洗衣机均是由电机带动的,电机组装过程中需要对线圈等部件进行组装。

2、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0913206.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线圈组装机,其工作台上设置有可作水平方向移动的横向驱动单元,在横向驱动单元的上设置可作垂直方向升降的竖向驱动单元,竖向驱动单元设置有吸放料功能的吸件。驱动元件推动吸件作水平左右移动、垂直上下升降,实现不同零件按顺序自动组装,代替了人工作业,不但组装速度大幅提高一倍以上,且组装位置准确,装配成品合格率高,还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操作安全性高;

3、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任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当吸件吸附零部件进行组装时,难以保证所吸附组装部件与底部部件相对应,且无法对位于底部的部件进行固定,进而则会导致组装时底部部件偏移情况,进而影响其产品质量;

4、因此,亟需一种汽车风扇电机线体自动化装配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风扇电机线体自动化装配设备,该装配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保证所吸附组装部件与底部部件相对应,且无法对位于底部的部件进行固定,进而则会导致组装时底部部件偏移情况,进而影响其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汽车风扇电机线体自动化装配设备,该装配设备包括机体和固定连接于机体顶壁的固定架,所述机体顶部还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槽和定位柱,还包括:

5、装配部件,滑动连接于固定架内壁,所述装配部件与定位槽和定位柱相配合;

6、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机体底壁的第一齿轮、滑动连接于机体底壁且关于第一齿轮对称设置的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杆侧壁的第一齿条和固定连接于支撑杆顶壁的夹爪部,两组所述第一齿条分别位于第一齿轮两侧,且均于第一齿轮啮合相连;

7、传动部件,连接于机体底壁,所述传动部件与支撑杆和装配部件相配合,通过设有的夹持部件与装配部件相联动,当装配部件做下压装配动作时,带动夹持部件对待装配件进行夹持,以避免待装配件在装配时,移动,增加了装配的准度,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8、使用时,参照现有技术,将待装配部件放置在定位槽和定位柱上后,通过控制两组伸缩杆和吸附部件进行作业,具体工序和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多做赘述,当伸缩杆带动移动架向下运动进行组装时,第三齿条逐步与第三齿轮相接触,并在接触后通过第三齿条和第三齿轮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通过两组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推动支撑杆运动,同时,在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的作用下,当其中一组支撑杆向定位槽方向运动时,另一组支撑杆与其反向运动,做加持状,并在吸附部与位于底部的待组装部件接触前,通过固定杆、夹持杆和夹持板完成对位于底部的待组装部件的固定,以避免待装配件在装配时,移动,增加了装配的准度,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第一弹性件的设置,使固定方式为柔性夹持,避免对电机部件造成影响。

9、优选的,靠近固定架的所述支撑杆侧壁还固定连接有关于第一齿轮对称设置的第二齿条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齿条与传动部件相配合,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与机体固定相连,通过设置的第二弹性件,可在装配部件未进行装配时在拉动支撑杆并在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的作用下保持分离状态,以避免对装配造成影响,无需外力驱动,增加整体的联动效果。

10、优选的,所述夹爪部沿支撑杆外壁均匀设置有二至五组,所述夹爪部与定位槽和定位柱相对应,所述夹爪部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杆顶壁的固定杆、滑动连接于固定杆内壁的夹持杆和固定连接于夹持杆远离固定杆一端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杆外壁还套接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设置,使固定方式为柔性夹持,避免对电机部件造成影响。

11、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机体底壁的传动轴和固定连接于传动轴外壁的第三齿轮,所述传动轴外壁还固定连接有关于第三齿轮对称设置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相连,所述第三齿轮与装配部件相配合,当伸缩杆带动移动架向下运动进行组装时,第三齿轮与装配部件相配合,完成对位于底部的待组装部件的夹持。

12、更进一步的,所述装配部件包括滑动连接于固定架内壁的移动架、通过导轨滑动连接于移动架内壁的装配架和固定连接于装配架支撑端的吸附部,所述固定架顶壁和移动架侧壁均设置有伸缩杆,两组所述伸缩杆输出端分别于移动架和装配架固定相连,所述移动架底壁还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齿轮相配合的第三齿条,第三齿条逐步与第三齿轮相接触,并在接触后通过第三齿条和第三齿轮带动传动轴转动,实现移动架与支撑杆的联动。

13、(3)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夹持部件与装配部件相联动,当装配部件做下压装配动作时,带动夹持部件对待装配件进行夹持,以避免待装配件在装配时,移动,增加了装配的准度,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二弹性件,可在装配部件未进行装配时在拉动支撑杆并在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的作用下保持分离状态,以避免对装配造成影响,无需外力驱动,增加整体的联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风扇电机线体自动化装配设备,该装配设备包括机体(1)和固定连接于机体(1)顶壁的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顶部还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槽(11)和定位柱(12),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风扇电机线体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靠近固定架(2)的所述支撑杆(31)侧壁还固定连接有关于第一齿轮(3)对称设置的第二齿条(33)和第二弹性件(34),所述第二齿条(33)与传动部件相配合,所述第二弹性件(34)远离支撑杆(31)的一端与机体(1)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风扇电机线体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部沿支撑杆(31)外壁均匀设置有二至五组,所述夹爪部与定位槽(11)和定位柱(12)相对应,所述夹爪部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杆(31)顶壁的固定杆(4)、滑动连接于固定杆(4)内壁的夹持杆(42)和固定连接于夹持杆(42)远离固定杆(4)一端的夹持板(43),所述夹持杆(42)外壁还套接有第一弹性件(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风扇电机线体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机体(1)底壁的传动轴(13)和固定连接于传动轴(13)外壁的第三齿轮(14),所述传动轴(13)外壁还固定连接有关于第三齿轮(14)对称设置的第二齿轮(15),所述第二齿轮(15)与第二齿条(33)啮合相连,所述第三齿轮(14)与装配部件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风扇电机线体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件包括滑动连接于固定架(2)内壁的移动架(21)、通过导轨滑动连接于移动架(21)内壁的装配架(22)和固定连接于装配架(22)支撑端的吸附部(23),所述固定架(2)顶壁和移动架(21)侧壁均设置有伸缩杆(24),两组所述伸缩杆(24)输出端分别于移动架(21)和装配架(22)固定相连,所述移动架(21)底壁还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齿轮(14)相配合的第三齿条(2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风扇电机线体自动化装配设备,该装配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保证所吸附组装部件与底部部件相对应,且无法对位于底部的部件进行固定,进而则会导致组装时底部部件偏移情况,进而影响其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一种汽车风扇电机线体自动化装配设备,该装配设备包括机体和固定连接于机体顶壁的固定架,还包括:装配部件,滑动连接于固定架内壁,装配部件与定位槽和定位柱相配合;夹持部件,夹持部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机体底壁的第一齿轮、滑动连接于机体底壁的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杆侧壁的第一齿条和固定连接于支撑杆顶壁的夹爪部;传动部件,连接于机体底壁。

技术研发人员:蔡炳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安祺拉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