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刺激仪升压输出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1089发布日期:2023-08-05 18:3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刺激仪升压输出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升压电路,具体为一种电刺激仪升压输出电路。


背景技术:

1、电刺激仪是一款可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促进肺康复的呼吸治疗设备。通过6对体外电极,对吸气相(膈肌)和呼气相(腹肌)进行协同反馈式电刺激,使吸气相(膈肌)和呼气相(腹肌)规律性收缩,增加潮气量,提高呼气能力,增强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提高运动能力。用于呼吸肌康复治疗,也可辅助咳嗽无力患者排痰;

2、例如:现有的产品主电源电压为+24v,输出要求是在1kω的负载下最大输出100ma的电流,而且一共6个通道,(吸气相两个通道,呼气相1两个通道,呼气相2两个通道),总输出要达到600ma以上。因此需要设计一个升压电路,满足输出+100v、600ma的要求。

3、在现有技术中,常见使用的方案如下:

4、1、电感型升压电路,基本的工作原理是:高频震荡产生低压脉冲——脉冲变压器升压到预定的电压值——脉冲整流获得高压直流电。主要优点:电路简单、成本低;缺点:转换效率低、输出功率小。本设计要求输出功率较大,此方案不适合。

5、2、电荷泵升压电路,基本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开关阵列和振荡器、逻辑电路、比较器实现电压的提升,采用电容器来贮存能量。主要优点:工作频率高,占用空间小,成本较低,不使用电感器,其辐射emi可以忽略;缺点:输出功率小,输出电压一般是输入电压的整数倍。此方案不合适。

6、3、逆变升压电路,基本的工作原理是:将低压的直流电通过逆变电路成高压交流电,然后再通过ac-dc转换成预定的直流电。主要优点:转换效率高、输出功率大;缺点:电路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此方案不合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刺激仪升压输出电路,创新采用恒流驱动芯片,设计了一款成本低、转换效率高、占用空间小、输出功率大的升压电路,能够满足升压需求。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刺激仪升压输出电路,包括:

4、主芯片,所述主芯片的vdd管脚连接电源正极;

5、其中,电源正极连接电感l和二极管形成负载正极a端;

6、在所述主芯片的ifb管脚上连接一电阻r1形成负载的负极c端,且c端接地;

7、电感l和二极管之间连接一mos管的漏极;

8、mos管的栅极连接在主芯片的drv管脚;

9、mos管的源极连接在主芯片的ics管脚上,并通过连接一过流保护电阻r2接地。

10、优选地,所述a端和c端连接一负载电阻,当a端和c端形成的输出电流断开时,电压在该负载电阻上进行泄放。

11、优选地,所述a端和主芯片的ifb管脚之间连接有一稳压二极管,用于稳定负载端电压。

12、优选地,所述主芯片的toff管脚连接一电容c1,该电容c1接地。

13、优选地,所述主芯片的comp管脚连接一频率补偿电容c2。

14、优选地,所述主芯片的en管脚用于控制主芯片的工作状态;

15、当en管脚连接到一电压时,主芯片工作;

16、当en管脚接地时,主芯片不工作。

17、优选地,所述主芯片采用tx6211。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利用恒流驱动芯片当作恒压输出,通过控制mos管的导通和关闭,利用电感和二极管的特性,形成负载的a端和c端,然后通过稳压二极管实现稳定电压的输出,使得负载两端的电压不会随着负载多少而改变。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刺激仪升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刺激仪升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端和c端连接一负载电阻,当a端和c端形成的输出电流断开时,电压在该负载电阻上进行泄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刺激仪升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端和主芯片的ifb管脚之间连接有一稳压二极管,用于稳定负载端电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刺激仪升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芯片的toff管脚连接一电容c1,该电容c1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刺激仪升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芯片的comp管脚连接一频率补偿电容c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刺激仪升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芯片的en管脚用于控制主芯片的工作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刺激仪升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芯片的型号为tx62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刺激仪升压输出电路,包括:主芯片,所述主芯片的VDD管脚连接电源正极;其中,电源正极连接电感L和二极管形成负载正极A端;在所述主芯片的IFB管脚上连接一电阻R1形成负载的负极C端,且C端接地;电感L和二极管之间连接一MOS管的漏极;MOS管的栅极连接在主芯片的DRV管脚;MOS管的源极连接在主芯片的ICS管脚上,并通过连接一过流保护电阻R2接地。本技术创新采用恒流驱动芯片,设计了一款成本低、转换效率高、占用空间小、输出功率大的升压电路,能够满足升压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吴作杰,明月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厚道医疗器械(徐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