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6893发布日期:2023-09-27 19:2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1、锂电池是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阳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不一样的是,前者是一次电池,后者是充电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二十世纪末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通常是不可充电的,且内含金属态的锂,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是可以充电的。

2、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636104u,授权公告日为2021.07.06的一种带有充电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包括充电护壳,所述充电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充电护壳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卡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垫条,所述垫条的一侧贴合连接有锂电池本体,所述充电护壳的上表面一侧铰接有盖板。

3、锂电池在充电时会产生热量,若是外壳内部热量过高的情况下,锂电池温度也较高,若是再继续充电,易使锂电池发生烧坏的现象,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侧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座,且外壳底部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锂电池本体,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插座,且插座的内部插接有插头,所述插头顶部和底部的外壁上均一体连接有凸块,且安装座一侧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与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块,且凸块卡接在固定块的内部,所述固定块一侧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且挤压螺栓位于固定块内部的一端焊接有挤压块,所述外壳一侧的内壁上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和液压缸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呈电性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底部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呈电性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两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进风网。

6、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顶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顶盖,且顶盖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散热网。

7、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底部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升降座。

8、进一步的,所述顶盖顶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丝杆。

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座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清理刷,且丝杆螺纹贯穿于升降座的内部。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结构,(1)通过设置的锂电池本体、插座、插头、凸块、液压缸、固定块、挤压螺栓、挤压块、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传感到外壳内部锂电池本体充电时散发的热量到达设定最高值时,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开启液压缸推动固定块和凸块移动,能够使凸块带动插头从插座的内部拔出,此时锂电池本体停止充电,起到了充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度降低后,再在将插头插接在插座的内部给锂电池本体继续充电;(2)通过设置的散热扇、进风网和散热网,散热扇能够对锂电池本体进行吹风散热,热量可通过散热网吹出到外壳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散热,使得散热的效率更快;(3)通过设置的导向杆、升降座、电机、丝杆和清理刷,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与升降座螺纹时,能够使升降座带动清理刷升降将进风网上的灰尘清扫掉,以免影响进风慢导致的散热慢。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结构,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一侧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座(2),且外壳(1)底部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锂电池本体(3),所述锂电池本体(3)的一侧设置有插座(4),且插座(4)的内部插接有插头(5),所述插头(5)顶部和底部的外壁上均一体连接有凸块(6),且安装座(2)一侧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与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的输出端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块(8),且凸块(6)卡接在固定块(8)的内部,所述固定块(8)一侧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9),且挤压螺栓(9)位于固定块(8)内部的一端焊接有挤压块(10),所述外壳(1)一侧的内壁上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器(21)和温度传感器(22),且温度传感器(22)和液压缸(7)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1)呈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座(11),且支撑座(11)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散热扇(12),所述散热扇(12)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1)呈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两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通槽(23),且通槽(23)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进风网(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顶盖(20),且顶盖(20)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散热网(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导向杆(15),且导向杆(15)的外部滑动连接有升降座(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0)顶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7),且电机(17)的输出端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丝杆(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16)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清理刷(19),且丝杆(18)螺纹贯穿于升降座(16)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结构,包括外壳,外壳一侧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座,且外壳底部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锂电池本体,锂电池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插座,且插座的内部插接有插头,插头顶部和底部的外壁上均一体连接有凸块,且安装座一侧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与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块。本技术温度传感器传感到外壳内部锂电池本体充电时散发的热量到达设定最高值时,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开启液压缸推动固定块和凸块移动,能够使凸块带动插头从插座的内部拔出,此时锂电池本体停止充电,起到了充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度降低后,再在将插头插接在插座的内部给锂电池本体继续充电。

技术研发人员:竺鹏飞,谢长仟,罗勇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飞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