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柜的钢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02291发布日期:2023-10-22 01:2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柜的钢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柜,尤其涉及一种储能柜的钢件结构。


背景技术:

1、储能柜作为自动化生产不可或缺的配电辅助设备,其重要性不言而位置;储能柜多为一种电流控制模式,但要集成多种电流则需要更多电池,储能柜承受的重量增加。目前,现有的储能柜的承重能力不佳,容易变形,且电池增多,需要更强的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柜的钢件结构,通过多个立柱以及加厚立柱设计,增加储能柜的承重。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储能柜的钢件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柜体框架,所述框架内通过横梁分为两层空间,两层空间内均设有若干立柱,分为上层立柱与下层立柱,所述框架的四角位置各设有一根加厚立柱,所述加厚立柱贯穿上下两层空间与所述框架同高,所述框架底层还设有一层支撑架。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顶部设有顶部支架,所述顶部支架呈矩形设置,且每个矩形四角还设有斜角支架固定。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部支架上还设有上盖,所述顶部支架四角设有吊环。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层立柱处,设有若干电池托板,所述电池托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立柱上,一块电池使用两块所述电池托板支撑两侧。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的底部一侧还设有用于将空调冷风导入框架内部的导流板。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层立柱下方设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竖直固定在所述下层立柱上。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两侧设有侧板。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立柱以及加厚立柱配合框架,使钢件结构更加稳固,同时配合多个支撑架以及顶部支架,使储能柜能够承重更重的电池,方便实现集成式储能柜。同时,电池托板支撑电池两侧,是电池底部方便散热;且导流板与扰流板的配合能使空调冷风均匀遍布框架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柜的钢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柜体框架,所述框架内通过横梁分为两层空间,两层空间内均设有若干立柱,分为上层立柱与下层立柱,所述框架的四角位置各设有一根加厚立柱,所述加厚立柱贯穿上下两层空间与所述框架同高,所述框架底层还设有一层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顶部设有顶部支架,所述顶部支架呈矩形设置,且每个矩形四角还设有斜角支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架上还设有上盖,所述顶部支架四角设有吊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立柱处,设有若干电池托板,所述电池托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立柱上,一块电池使用两块所述电池托板支撑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一侧还设有用于将空调冷风导入框架内部的导流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立柱下方设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竖直固定在所述下层立柱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两侧设有侧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柜的钢件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柜体框架,所述框架内通过横梁分为两层空间,两层空间内均设有若干立柱,分为上层立柱与下层立柱,所述框架的四角位置各设有一根加厚立柱,所述加厚立柱贯穿上下两层空间与所述框架同高,所述框架底层还设有一层支撑架。通过增加立柱以及加厚立柱配合框架,使钢件结构更加稳固,同时配合多个支撑架以及顶部支架,使储能柜能够承重更多的电池,方便实现集成式储能柜。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成,秦东年,王亮,路耀岩,高建成,单辉,梁月宇,杨昌银,朱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昆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