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配电箱安装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7501发布日期:2023-10-14 17:0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壁挂式配电箱安装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壁挂式配电箱安装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现今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针对配电箱、控制箱的安装基本接近于无组织安装,全靠施工工人个人的施工经验,没有一个规范化的操作方式和工具。在箱体的安装过程中使用钢管支撑或者人为托举的方式来进行安装,人为托举的安装方式,需要的人工比较多,费时费力,临时钢管固定的方法,临时固定操作风险大且易受到扰动,从而对安装定位产生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壁挂式配电箱安装用辅助装置,包括:可滑动底座、调节杆、支撑杆、第一连接横杆、第二连接横杆和安装平台;可滑动底座、调节杆和支撑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调节杆分别滑动安装在可滑动底座上,两个支撑杆分别安装在两个调节杆上,两个支撑杆的中部通过第一连接横杆相连接,两个支撑杆的顶部通过第二连接横杆相连接,安装平台固定设置在支撑杆的顶部,需要安装的配电箱设置在安装平台上。

2、优选的,调节杆包括:滑动杆、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和限位板;其中,滑动杆的底部滑动安装在可滑动底座内,滑动杆的顶部与调节螺杆固定连接,限位板设置在滑动杆中部靠上的位置,调节螺母设置在滑动杆下方的调节螺杆上。

3、优选的,支撑杆采用空心钢管,调节螺母和限位板均为圆形结构,限位板的直径小于支撑杆的内径,调节螺母的直径大于支撑杆的外径;支撑杆套设在限位板的外侧,且支撑杆支撑在调节螺母上。

4、优选的,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第一连接横杆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第二连接横杆上设置有第四固定孔;第一连接横杆通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固定在支撑杆上,第二连接横杆通过第二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固定在支撑杆上。

5、优选的,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均为细长孔。

6、优选的,安装平台的底部设置有斜支撑,斜支撑的一端与安装平台相连接,斜支撑的另一端与支撑杆相连接。

7、优选的,安装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减震层。

8、与最接近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可滑动底座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可以横向调节,第一连接横杆和第二连接横杆能够调节两个支撑杆的间距使得本装置可以纵向调节,调节杆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可以竖向调节,增加了配电箱安装位置的精准度,且本装置无论相较于人工托举还是临时支架均具备有良好的稳定性,增加了配电箱安装的速度与质量。

10、2、本实用新型限位板的设置保证了滑动杆与支撑杆有效的连接长度,进而保证了本装置的稳定性,调节螺杆的设置方便调节支撑杆的高度,增加了本装置的灵活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壁挂式配电箱安装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滑动底座(1)、调节杆(2)、支撑杆(3)、第一连接横杆(4)、第二连接横杆(5)和安装平台(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配电箱安装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包括:滑动杆(21)、调节螺杆(22)、调节螺母(23)和限位板(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挂式配电箱安装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采用空心钢管,所述调节螺母(23)和所述限位板(24)均为圆形结构,所述限位板(24)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杆(3)的内径,所述调节螺母(23)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杆(3)的外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配电箱安装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1)和第二固定孔(32),所述第一连接横杆(4)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41),所述第二连接横杆(5)上设置有第四固定孔(5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壁挂式配电箱安装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孔(41)和所述第四固定孔(51)均为细长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配电箱安装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6)的底部设置有斜支撑(61),所述斜支撑(6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平台(6)相连接,所述斜支撑(61)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3)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配电箱安装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6)的顶部设置有减震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壁挂式配电箱安装用辅助装置,包括:可滑动底座、调节杆、支撑杆、第一连接横杆、第二连接横杆和安装平台;可滑动底座、调节杆和支撑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调节杆分别滑动安装在可滑动底座上,两个支撑杆分别安装在两个调节杆上,两个支撑杆的中部通过第一连接横杆相连接,两个支撑杆的顶部通过第二连接横杆相连接,安装平台固定设置在支撑杆的顶部,需要安装的配电箱设置在安装平台上。本装置可以沿横向、纵向和竖向进行调节,增加了配电箱安装位置的精准度,且本装置无论相较于人工托举还是临时支架均具备有良好的稳定性,增加了配电箱安装的速度与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安冲冲,汤怀宇,张家齐,哈敦宝力高,齐怀川,马小奇,吴勇奇,魏冯,杨成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