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组件及光伏电站电缆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6430发布日期:2023-11-23 01:0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组件及光伏电站电缆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定位,具体为一种定位组件及光伏电站电缆固定器。


背景技术:

1、因为电源电缆输送的是交流电,电流比较大,会产生比较强的磁场,布线时如果将通信电缆跟电源电缆一起走线,会对通信电缆造成影响。

2、现有技术中,电缆敷设时会将电缆分开走线,然后用定位组件将其直接挂在固定线缆上。

3、但是,电缆敷设一般距离比较长,将定位组件直接挂在固定线缆上,长期下来,定位组件可能会在固定线缆表面移动,导致电缆受力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组件及光伏电站电缆固定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夹持固定线缆的表面,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表面均开设有多个拉孔,第一连接件的表面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其中一端,第二连接件的表面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其中一端,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之间转动连接多个托杆,多个托杆首尾均转动连接,托杆的表面挂有多根电缆。

3、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其中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其中一端均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穿插有螺拴,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第一转动槽,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转动块,第一转动块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第二转动槽。

4、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长度大于第一转动块的宽度,第一转动杆的直径大于拉孔的直径,第一转动杆的两端与第一转动槽转动连接,且第一转动杆的表面与第一凹槽的表面开设有一个拉孔。

5、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其中一端表面与第二连接杆的其中一端表面均设有第二转动块,第二转动块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转动孔,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长度大于第二转动块的宽度,第二转动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槽内部,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第三转动槽,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转动块,第三转动块表面开设有第三转动孔,第三转动孔内转动连接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的长度大于第三转动块的宽度。

6、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槽横截面呈“”字形,第二转转动槽的槽口连接第二凹槽的槽口。

7、优选的,所述托杆的其中一端设有第四转动块,第四转动块的表面开设有第四转动孔,第四转动孔内转动连接第四转动杆,第四转动杆的长度大于第四转动块的宽度,第四转动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第三转动槽内,托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第四转动槽,第四转动槽内转动连接第三转动杆的两端。

8、优选的,所述多个托杆之间首尾相连,托杆其中一端的第四转动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另一组托杆另一端的第四转动槽内,多个托杆的连接处的下方支撑有拉杆的其中一端,拉杆的另一端挂在拉孔的内部。

9、一种光伏电站电缆固定器,包括定位组件。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定位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对固定线缆的夹持,使得其整体不会在固定线缆的表面移动,通过拉杆对多个托杆的连接处的支撑,使得多根电缆可以分区。



技术特征:

1.一种定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4),第一连接件(3)与第二连接件(4)夹持固定线缆(1)的表面,第一连接件(3)与第二连接件(4)表面均开设有多个拉孔(8),第一连接件(3)的表面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5)的其中一端,第二连接件(4)的表面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6)的其中一端,第一连接杆(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之间转动连接多个托杆(9),多个托杆(9)首尾均转动连接,托杆(9)的表面挂有多根电缆(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其中一端与第二连接件(4)的其中一端均设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穿插有螺拴(11),第一连接件(3)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的两侧内壁均开设第一转动槽,第二连接件(4)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转动块(13),第一转动块(1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14),第一连接件(3)与第二连接件(4)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5),第二凹槽(15)的两侧内壁均开设第二转动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14)的长度大于第一转动块(13)的宽度,第一转动杆(14)的直径大于拉孔(8)的直径,第一转动杆(14)的两端与第一转动槽转动连接,且第一转动杆(14)的表面与第一凹槽(12)的表面开设有一个拉孔(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其中一端表面与第二连接杆(6)的其中一端表面均设有第二转动块(16),第二转动块(16)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转动孔,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17),第二转动杆(17)的长度大于第二转动块(16)的宽度,第二转动杆(17)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槽内部,第一连接杆(5)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凹槽(18),第三凹槽(18)的两侧内壁均开设第三转动槽,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转动块(19),第三转动块(19)表面开设有第三转动孔,第三转动孔内转动连接第三转动杆(20),第三转动杆(20)的长度大于第三转动块(19)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槽横截面呈“(7)”字形,第二转转动槽的槽口连接第二凹槽(15)的槽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杆(9)的其中一端设有第四转动块(22),第四转动块(22)的表面开设有第四转动孔,第四转动孔内转动连接第四转动杆(23),第四转动杆(23)的长度大于第四转动块(22)的宽度,第四转动杆(23)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第三转动槽内,托杆(9)的另一端开设有第四凹槽(21),第四凹槽(21)的两侧内壁均开设第四转动槽,第四转动槽内转动连接第三转动杆(20)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托杆(9)之间首尾相连,托杆(9)其中一端的第四转动杆(23)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另一组托杆(9)另一端的第四转动槽内,多个托杆(9)的连接处的下方支撑有拉杆(7)的其中一端,拉杆(7)的另一端挂在拉孔(8)的内部。

8.一种光伏电站电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定位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定位组件及光伏电站电缆固定器,一种定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夹持固定线缆的表面,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表面均开设有多个拉孔,第一连接件的表面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其中一端,第二连接件的表面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其中一端,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之间转动连接多个托杆,多个托杆首尾均转动连接,托杆的表面挂有电缆;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的定位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对固定线缆的夹持,使得其整体不会在固定线缆的表面移动,通过拉杆对多个托杆的连接处的支撑,使得多根电缆可以分区。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刘聪,刘坤迪,王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天大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