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力加载的拉扭驱动装置

文档序号:35841643发布日期:2023-10-25 15:1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力加载的拉扭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磁力驱动,具体为一种电磁力加载的拉扭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1、电磁力又称静电力指静止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带电体可看作是由许多点电荷构成的,每一对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遵循库仑定律,当铁块通电后放在磁铁的内侧,铁块与磁铁之间会形成高速旋转的电子,从而在一定调节下可带动磁铁转动,形成驱动力,该驱动力运用合理在一定设计结构下替代电机的驱动,且可现实比电机更加方便的驱动连接操作,在特定环境下提高机械驱动的效率。

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电磁力加载的拉扭驱动装置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力加载的拉扭驱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磁力加载的拉扭驱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一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面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环面底部套设安装有通电支撑架,所述连接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安装有电磁头;

4、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安装有两个转动连接座,所述转动连接座之间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u型磁铁,所述驱动杆远离u型磁铁的一端安装有驱动连接头。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移动板的一侧面中心处进行连接,且所述移动板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其在滑槽内来回滑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杆与电磁头均为金属材质制成,且所述通电支撑架与工作台内部的电源进行连接,所述通电支撑架通过连接杆将电磁头进行通电。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转动连接座的内侧面之间与驱动杆之间为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给你两端均分别穿过两个转动连接座的外侧面一端连接u型磁铁一端连接驱动连接头。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杆可在连个转动连接座上进行自由滑动。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u型磁铁位于电磁头的外部,且所述电磁头通电后可在电磁力作用下带动u型磁铁转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计的一种电磁力加载的拉扭驱动装置,可在对电磁头进行通电的情况下与u型磁铁之间会产生高速旋转的电子,带动驱动杆进行转动,从而在不使用电机的情况下实现转动驱动力,同时在移动板的移动过程中驱动杆也会在转动的同时进行移动,从而可调整驱动连接的位置,实现了电磁力的拉扭驱动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力加载的拉扭驱动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一端安装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01),所述滑槽(101)的内侧滑动安装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的一侧面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环面底部套设安装有通电支撑架(6),所述连接杆(5)远离移动板(4)的一端安装有电磁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力加载的拉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3)的一端与移动板(4)的一侧面中心处进行连接,且所述移动板(4)通过电动伸缩杆(3)带动其在滑槽(101)内来回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力加载的拉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与电磁头(7)均为金属材质制成,且所述通电支撑架(6)与工作台(1)内部的电源进行连接,所述通电支撑架(6)通过连接杆(5)将电磁头(7)进行通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力加载的拉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座(8)的内侧面之间与驱动杆(9)之间为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杆(9)两端均分别穿过两个转动连接座(8)的外侧面一端连接u型磁铁(10)一端连接驱动连接头(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力加载的拉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9)可在连个转动连接座(8)上进行自由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力加载的拉扭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磁铁(10)位于电磁头(7)的外部,且所述电磁头(7)通电后可在电磁力作用下带动u型磁铁(10)转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磁力驱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磁力加载的拉扭驱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一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面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本技术通过设计的一种电磁力加载的拉扭驱动装置,可在对电磁头进行通电的情况下与U型磁铁之间会产生高速旋转的电子,带动驱动杆进行转动,从而在不使用电机的情况下实现转动驱动力,同时在移动板的移动过程中驱动杆也会在转动的同时进行移动,从而可调整驱动连接的位置,实现了电磁力的拉扭驱动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左都全,刘洁,周斌,林彬彬,曾昭炜,董璐,刘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