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是涉及定子冲片,具体为一种高效率电机定子冲片。
背景技术:
1、定子冲片是由硅钢片冲裁成形的,在电机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电机的核心部件之一。随着电机等设备的不断发展,定子冲片也需要不断更新设计,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更好地发挥作用。
2、现有定子冲片由于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磁导率比较低,导致在磁通密度一定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磁芯体积才能满足电机的性能要求,这会增加电机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电机定子冲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难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率电机定子冲片,包括:
3、定子轭部1,所述定子轭部1环形设置;
4、电机中轴槽2,所述电机中轴槽2开设在定子轭部1的中心处;
5、定子齿部3,所述定子齿部3设置在定子轭部1的外周圈上;
6、定子槽4,相邻所述定子齿部3之间形成定子槽4;
7、所述定子齿部3沿着靠近定子轭部1的方向包括外齿部31和内齿部32;
8、所述外齿部31呈梯形设置,远离定子轭部1的一端宽度大于另一端,所述外齿部31通过缩径的过渡区311与内齿部32连接。
9、根据优选方案,定子齿部3和定子轭部1一体设置。
10、根据优选方案,定子轭部1围绕电机中轴槽2的四周设置有叠装接头5,所述叠装接头5等间距环形阵列状布置有四组。
11、根据优选方案,定子槽4的长度为17.85mm。
12、根据优选方案,定子齿部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定子齿部3按照等间距环形阵列状布置在定子轭部1上。
13、根据优选方案,多个定子齿部3之间的间距为2mm。
14、根据优选方案,内齿部32两侧边平行设置,相邻所述内齿部32之间形成的定子槽4的两侧边朝向定子轭部1的一端逐渐收拢设置;
15、所述定子槽4靠近定子轭部1的一端呈弧形设置。
16、根据优选方案,定子槽4靠近定子轭部1的一端弧形直径为2mm。
17、根据优选方案,外齿部31包括:
18、外侧基座332,每一外齿部31的外侧基座332连接形成圆形结构;
19、过渡区311,所述过渡区311朝着定子轭部1的方向延伸形成朝向内齿部32倾斜的结构。
20、根据优选方案,外侧基座332的外端面呈弧形设置。
21、根据优选方案,外侧基座332之间的高度为0.8mm。
22、根据优选方案,过渡区311的高度为1.55mm。
23、根据优选方案,电机中轴槽2的一侧朝向定子齿部3在定子轭部1内开设有防呆口6,所述防呆口6远离电机中轴槽2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状。
24、根据优选方案,防呆口6两侧面的长度尺寸不同。
25、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端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定子齿部,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有利于将线圈进行聚拢以及限制移动空间,能够支撑线圈所带来的足够作用力,达到减少电机中的损耗和磁芯体积,提高功率和效率,从而满足需求。
26、方便一匝匝线圈的安装,以及安装后不影响气隙磁导,但同时又能减少体积和重量
27、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
1.一种高效率电机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电机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齿部(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定子齿部(3)按照等间距环形阵列状布置在定子轭部(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率电机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部(32)两侧边平行设置,相邻所述内齿部(32)之间形成的定子槽(4)的两侧边朝向定子轭部(1)的一端逐渐收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率电机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部(31)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率电机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基座(332)之间的高度为0.8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率电机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311)的高度为1.5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率电机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中轴槽(2)的一侧朝向定子齿部(3)在定子轭部(1)内开设有防呆口(6),所述防呆口(6)远离电机中轴槽(2)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