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2755发布日期:2023-08-25 01:3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器,具体涉及一种逆变器。


背景技术:

1、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例如空调电控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等。现有的逆变器中,多采用强制风冷和热辐射组合的方式散热,其中热辐射受到导热距离的制约,散热效率较低,影响电子器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逆变器,可以解决现有逆变器散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控制电路板、散热件和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散热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散热件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3、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

4、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侧壁接触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表面接触且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且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具有爬电距离;

5、所述散热件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壳体为金属材料制成。

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呈夹角连接,所述第一板背向所述第二板的端面为第一端面,所述第二板背向所述第一板的端面为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沿着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

7、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内壁面,所述第一内壁面和所述第一端面沿着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且接触;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沿着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且接触。

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壁面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设置有导热层,所述散热件通过导热层与所述壳体接触;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两个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两个所述第三侧壁沿着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

10、所述第一侧壁的外壁面设有第一散热槽,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壁面设有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三侧壁的外壁面设有第三散热槽。

1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数个凸起,所述凸起凸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的连接处,或者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的连接处。

1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所述上壳包括第一卡持部和第一限位部;在所述上壳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卡持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设置于所述上壳的两端;

13、所述下壳包括第二卡持部和第二限位部;在所述下壳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卡持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于所述下壳的两端;

14、所述上壳能够与所述下壳卡接,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卡持,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

1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关于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轴线旋转对称。

1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还包括数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连接于所述本体;

17、所述本体还包括两个外表面,两个所述外表面沿所述本体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所述外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

18、所述散热片凸设于所述外表面,设于一个所述外表面的多个所述散热片沿着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1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包括两个散热面,两个所述散热面沿着所述散热片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

20、所述散热片设有数个凸棱,所述凸棱凸设于所述散热面,设于一个所述散热面的多个所述凸棱沿着所述散热片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2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器还包括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贯通;所述输入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输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开口。

22、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通过散热件固定连接于壳体,即使得控制电路板上电子器件的热量能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直接传递至壳体进行散热,大大提高了逆变器的散热效率,又消除了散热件因自重对控制电路板的压力影响,延长了控制电路板的使用寿命,还在保证逆变器紧凑装配的前提下预留了足够的爬电距离d,保障了逆变器的用电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板、散热件和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散热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散热件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呈夹角连接,所述第一板背向所述第二板的端面为第一端面,所述第二板背向所述第一板的端面为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沿着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壁面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设置有导热层,所述散热件通过导热层与所述壳体接触;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两个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两个所述第三侧壁沿着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数个凸起,所述凸起凸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的连接处,或者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包括第一卡持部和第一限位部;在所述上壳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卡持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设置于所述上壳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关于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轴线旋转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还包括数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连接于所述本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包括两个散热面,两个所述散热面沿着所述散热片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还包括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贯通;所述输入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输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开口。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包括控制电路板、散热件和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散热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散热件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侧壁接触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表面接触且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且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具有爬电距离;所述散热件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壳体为金属材料制成。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军,胡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安培时代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