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0734发布日期:2023-11-29 23:1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设计太阳能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1、随着太阳能的广泛使用,支撑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架已有非常多的结构形式。现有光伏支架多以平单轴的方式铺设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多以水平放置,发电率较倾斜角度有所减少。如果在平单轴上进行倾斜角度放置光伏组件,其结构性能会受到影响,支架的整体稳定性会降低,此外,为提高发电量,现有光伏支架会在主轴横向上设置两排光伏组件,但同时也增加了主轴的承载负担,并且在一个光伏电站中,包含很多光伏支架,每一光伏支架上的光伏组件数量较多,在七八十件以上,当某一光伏支架的光伏组件出故障后,检修人员需要在数量庞大的光伏组件中投入大量时间逐一排查找到损坏的光伏组件,后期运维保养难度较大。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光伏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支架整体结构稳定性的光伏支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光伏支架,包括:

4、立柱,安装于基面;

5、主轴,设置于所述立柱,所述主轴的延长线与所述基面呈一夹角;

6、檩条,安装于所述主轴,多个所述檩条沿所述主轴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7、光伏组件,安装于檩条,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第一区域组件和第二区域组件,所述第一区域组件沿所述主轴横向上呈两排设置,所述第二区域组件沿所述主轴的横向呈单排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区域组件沿所述主轴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组件靠近基面一侧或设于所述主轴的中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三区域组件,所述第三区域组件沿所述主轴的延伸方向设于所述第一区域组件远离所述第二区域组件的另一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区域组件和/或所述第三区域组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轴相对所述立柱转动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以及两个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两个所述第二立柱沿所述主轴的延伸方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立柱的端部共同支撑于所述主轴的同一位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二立柱沿所述主轴的横向呈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设置。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柱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立柱。

1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夹角为0-30度。

1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驱动组件和轴承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推杆以及固定件,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加强件连接,所述推杆的驱动端与所述固定件枢转连接,所述轴承组件设置于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轴承组件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部,所述立柱的顶部设于所述两个连接部之间,并与所述两个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主轴穿设于所述轴承组件。

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8、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包括立柱、主轴、檩条、光伏组件。立柱安装于基面,主轴设置于立柱,檩条安装于主轴,光伏组件安装于檩条,光伏组件包括第一区域组件和第二区域组件,通过将第一区域组件在主轴横向上呈两排设置,第二区域组件沿主轴的横向呈单排设置,即: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光伏组件单排和双排组合排布的方式,从而在使用同等紧固件的前提下,使得主轴可以对第二区域组件提供更好的承载力,在保证发电量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组件(42)沿所述主轴(2)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组件(41)靠近基面(10)一侧或设于所述主轴(2)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4)还包括第三区域组件(43),所述第三区域组件(43)沿所述主轴(2)的延伸方向设于所述第一区域组件(41)远离所述第二区域组件(42)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组件(42)和/或所述第三区域组件(4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相对所述立柱(1)转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包括第一立柱(11)以及两个第二立柱(12),所述第一立柱(11)和两个所述第二立柱(12)沿所述主轴(2)的延伸方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立柱(12)的端部共同支撑于所述主轴(2)的同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立柱(12)沿所述主轴(2)的横向呈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件(13),所述加强件(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立柱(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0-3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驱动组件(5)和轴承组件(6),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推杆(51)以及固定件(52),所述推杆(51)的一端与所述加强件(13)连接,所述推杆(51)的驱动端与所述固定件(52)枢转连接,所述轴承组件(6)设置于所述立柱(1)的顶部,所述轴承组件(6)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部(613),所述立柱(1)的顶部设于所述两个连接部(613)之间,并与所述两个连接部(613)固定连接,所述主轴(2)穿设于所述轴承组件(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光伏支架,光伏支架包括立柱、主轴、檩条、光伏组件。所述立柱安装于基面。所述主轴设置于所述立柱,所述主轴的延长线与所述基面呈一夹角。所述檩条安装于所述主轴,多个所述檩条沿所述主轴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光伏组件安装于檩条,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第一区域组件和第二区域组件,所述第一区域组件沿所述主轴横向上呈两排设置。所述第二区域组件沿所述主轴的横向呈单排设置。如此设置,提高光伏支架的承载力,在保证发电量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政,钟继恒,杨颖,徐星伦,顾伟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