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电缆桥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3881发布日期:2023-11-30 11:5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电缆桥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渔光互补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电缆桥架。


背景技术:

1、渔光互补工程指的是将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人员在进行渔光互补工程搭建时,会使用到电缆桥架,电缆桥架是用来密接支撑电缆的刚性结构。

2、经检索,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2462739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面浮动式光伏电站的电缆桥架,以适应水流流速及水面波浪冲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水面浮动式光伏电站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多段电缆桥架分段,相邻两所述电缆桥架分段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并经柔性连接件相连。

3、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4、1、现有的光伏电站的电缆桥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上壳体、卡条、上凸起、连接管、下壳体、卡槽、下凸起和连接孔,将加固壳与柔性连接件锁定连接,但由于构造繁杂化,增加了锁定连接时的工作步骤,降低了锁定连接时的效率;

5、2、现有的光伏电站的电缆桥架,在使用的过程中,将钢丝绳两端拴接在连接环上,使得钢丝绳与螺母连接,进而使得钢丝绳两端连接在不同的电缆桥架分段上,但由于水面波动的原因,会造成两个相邻连接的电缆桥架分段之间的距离有所改变,进而使得钢丝绳的状态处于调整,甚至造成钢丝绳的拴接端部因松散与连接环分离,进而影响了钢丝绳的正常工作。

6、因此,现有的光伏电站的电缆桥架,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电缆桥架,通过设置回形软带、回形耳座、环形套座和螺杆,解决了现有的光伏电站的电缆桥架存在的降低了组装效率,以及钢丝绳与连接环脱离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电缆桥架,包括回形软带,回形软带两端套设的回形耳座侧壁连接的矩形块插接在托盘式电缆桥架内侧壁开设的安置槽内部,矩形块外表面开设的内螺纹通孔内部螺纹连接的螺杆与安置槽内侧壁开设的内螺纹孔槽螺纹连接,螺杆外侧与连接在钢丝绳端部的环形套座套设,螺杆外端面固接的凸把内表面与环形套座外表面抵接。

4、进一步地,托盘式电缆桥架两内侧壁左右对称开设的安置槽内侧壁开设的u形滑槽呈上下对称设置,u形滑槽与矩形块上下对称固接的第一滑块滑动连接。

5、进一步地,钢丝绳贯穿设置在空心筒端部的耳环座。

6、进一步地,空心筒内部设置的第二弹簧两端对称连接有圆形块,圆形块外侧呈环形阵列连接的第二滑块与空心筒内侧壁呈环形阵列开设的通槽滑动连接。

7、进一步地,圆形块远离第二弹簧的表面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外侧开设的外螺纹体与连接在耳环座上的内螺纹套螺纹连接。

8、进一步地,连接轴外侧套设的t形外螺纹塞与空心筒内侧壁开设的内螺纹体螺纹连接。

9、进一步地,t形外螺纹塞外表面连接的第一弹簧套设在连接轴外侧,第一弹簧远离t形外螺纹塞的端面与内螺纹套内表面连接。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回形软带和回形耳座,简化了矩形块和回形软带连接的工作步骤,进而有利于加快矩形块和回形软带连接的效率,且使得连接后的矩形块与回形软带更加的稳定。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环形套座和螺杆,便于对矩形块和钢丝绳之间的连接,进而有利于加快矩形块和钢丝绳的连接效率,且避免了钢丝绳在工作的过程中脱离螺杆,进而有效保证钢丝绳正常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电缆桥架,包括回形软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软带(2)两端套设的回形耳座(42)侧壁连接的矩形块(4)插接在托盘式电缆桥架(1)内侧壁开设的安置槽(11)内部,所述矩形块(4)外表面开设的内螺纹通孔内部螺纹连接的螺杆(6)与安置槽(11)内侧壁开设的内螺纹孔槽(13)螺纹连接,所述螺杆(6)外侧与连接在钢丝绳(3)端部的环形套座(31)套设,所述螺杆(6)外端面固接的凸把(61)内表面与环形套座(31)外表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式电缆桥架(1)两内侧壁左右对称开设的安置槽(11)内侧壁开设的u形滑槽(12)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u形滑槽(12)与矩形块(4)上下对称固接的第一滑块(4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3)贯穿设置在空心筒(5)端部的耳环座(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筒(5)内部设置的第二弹簧(59)两端对称连接有圆形块(58),所述圆形块(58)外侧呈环形阵列连接的第二滑块(52)与空心筒(5)内侧壁呈环形阵列开设的通槽(5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块(58)远离第二弹簧(59)的表面连接有连接轴(57),所述连接轴(57)外侧开设的外螺纹体与连接在耳环座(55)上的内螺纹套(56)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57)外侧套设的t形外螺纹塞(53)与空心筒(5)内侧壁开设的内螺纹体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外螺纹塞(53)外表面连接的第一弹簧(54)套设在连接轴(57)外侧,所述第一弹簧(54)远离t形外螺纹塞(53)的端面与内螺纹套(56)内表面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电缆桥架,涉及渔光互补工程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回形软带,回形软带两端套设的回形耳座侧壁连接的矩形块插接在托盘式电缆桥架内侧壁开设的安置槽内部,矩形块外表面开设的内螺纹通孔内部螺纹连接的螺杆与安置槽内侧壁开设的内螺纹孔槽螺纹连接,螺杆外侧与连接在钢丝绳端部的环形套座套设,螺杆外端面固接的凸把内表面与环形套座外表面抵接。本技术通过设置回形软带和回形耳座,简化了连接矩形块和回形软带的步骤,有利于加快组装效率,以及通过设置环形套座和螺杆,便于对钢丝绳和矩形块进行连接,且提升了钢丝绳端部与矩形块连接后的稳定性,保证钢丝绳正常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赵敏荣,尹小平,杨涛,周渊峰,游思灏,潘沛,马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门申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