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99144发布日期:2024-03-13 20:4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配电工程,具体涉及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


背景技术:

1、配电工程施工是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等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配电线路是直接供电到用户的线路,电压较低,一般是指10kv高压线路和380v低压线路,通常需要电力工作人员在室外对配电线进行施工,为了提高配电工程施工的便捷性,通常会采用一定的装置或设备来加以辅助。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4798815u,公开日为2021年11月19日的中国专利文件:一种配电线施工用配电架,包括呈矩形设计的箱体,所述的箱体上方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的减震装置上方设置有保护板,所述的箱体内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隔板。

3、为了解决在对配电线进行施工时,需要在高处控制配电线的垂弧度,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危险系数,且费时费力,施工效率低,为了解决施工过程中危险系数高及施工效率低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通过设置的弧度调节机构和导线装置,弧度调节机构不仅能对配电线的垂弧度进行自由调节,还能有效防止配电线过紧带来故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在使用过程中,装置无法根据施工高度进行抬升的情况,进而导致装置使用效果受到限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包括配电架主体,所述配电架主体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操控面板,且所述配电架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制主体,所述配电架主体的底部搭接有抬升主体,所述抬升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连接台。

4、所述限制主体包括夹持单元、防护单元。

5、所述抬升主体包括抬升单元。

6、所述固定连接台包括位移单元。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固定移动柱、辅助移动柱、移动台、连接柱、线路夹持板,所述固定移动柱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限制主体的内壁上,所述辅助移动柱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配电架主体的内壁上,所述移动台的表面活动安装在限制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移动台的内侧搭接在固定移动柱的表面上,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移动台的顶部,所述线路夹持板的外侧固定安装在连接柱的内侧。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柱控制移动台在固定移动柱与辅助移动柱的表面上进行活动,从而带动线路夹持板将配电线进行夹持固定。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单元包括线路保护软垫、硅胶外软垫、硅胶内软垫,所述线路保护软垫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线路夹持板的内侧,所述硅胶外软垫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线路保护软垫的内壁上,所述硅胶内软垫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硅胶外软垫的内侧,且所述硅胶内软垫的内侧固定安装在线路保护软垫的内壁上。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线路保护软垫内部的硅胶外软垫与硅胶内软垫自身的弹性对配电线进行保护,并且利用硅胶绝缘的效果,使装置使用更加具有安全性。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抬升单元包括推伸驱动、推伸控制器、推伸机构,所述推伸驱动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抬升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推伸驱动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推伸控制器的顶部,所述推伸控制器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抬升主体的内壁上。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抬升主体内部的推伸驱动对推伸控制器进行驱动。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伸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推伸控制器的顶部,且所述推伸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在配电架主体的底部。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伸控制器控制推伸机构进行升降,从而根据施工高度需求对支撑架的高度进行抬升。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位移单元包括旋转机构、连接组件、移动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表面活动安装在固定连接台的内壁上,所述连接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旋转机构的底部。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配电架主体可以使固定连接台底部的移动机构在地面上进行活动,方便对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连接组件的底部。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组件可以带动移动机构进行方向调整,有效提高装置的便捷性。

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为了具备推伸驱动、推伸控制器、推伸机构,解决现有的配电架在使用过程中,装置无法根据施工高度进行抬升,导致装置使用效果受到限制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配电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抬升机构使装置可以根据施工高度需求对支撑架的高度进行抬升,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从而避免装置使用受到限制。

2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为了具备固定移动柱、辅助移动柱、移动台、连接柱、线路夹持板,解决现有的配电架在使用时,装置无法将电缆线固定在装置内侧,导致电缆线容易从内槽发生脱落,影响装置对电缆线固定效果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配电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夹持机构使装置能够在将电缆线固定在内侧,避免电缆线从内槽中发生脱落,有效提高装置对电缆线固定效果。

2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为了具备旋转机构、连接组件、移动机构,解决现有的配电架在使用过程中,装置整体太过沉重,不方便进行移动,导致装置在需要移动时需要多人进行搬运,耗费人力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配电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位移机构使装置能够在地面上进行活动,方便对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有效提高装置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包括配电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架主体(1)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操控面板(2),且所述配电架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制主体(3),所述配电架主体(1)的底部搭接有抬升主体(4),所述抬升主体(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连接台(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固定移动柱(31)、辅助移动柱(32)、移动台(33)、连接柱(34)、线路夹持板(35),所述固定移动柱(31)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限制主体(3)的内壁上,所述辅助移动柱(32)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配电架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移动台(33)的表面活动安装在限制主体(3)的内壁上,且所述移动台(33)的内侧搭接在固定移动柱(31)的表面上,所述连接柱(34)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移动台(33)的顶部,所述线路夹持板(35)的外侧固定安装在连接柱(34)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单元包括线路保护软垫(36)、硅胶外软垫(37)、硅胶内软垫(38),所述线路保护软垫(36)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线路夹持板(35)的内侧,所述硅胶外软垫(37)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线路保护软垫(36)的内壁上,所述硅胶内软垫(38)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硅胶外软垫(37)的内侧,且所述硅胶内软垫(38)的内侧固定安装在线路保护软垫(36)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单元包括推伸驱动(41)、推伸控制器(42)、推伸机构(43),所述推伸驱动(41)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抬升主体(4)的内壁上,且所述推伸驱动(4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推伸控制器(42)的顶部,所述推伸控制器(4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抬升主体(4)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伸机构(4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推伸控制器(42)的顶部,且所述推伸机构(43)的顶部固定安装在配电架主体(1)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单元包括旋转机构(51)、连接组件(52)、移动机构(53),所述旋转机构(51)的表面活动安装在固定连接台(5)的内壁上,所述连接组件(52)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旋转机构(51)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53)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连接组件(52)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工程线缆施工配电架,涉及配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配电架主体,所述配电架主体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操控面板,且所述配电架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制主体,所述配电架主体的底部搭接有抬升主体,所述抬升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连接台,所述限制主体包括夹持单元、防护单元。本技术通过具备推伸驱动、推伸控制器、推伸机构,解决现有的配电架在使用过程中,装置无法根据施工高度进行抬升,导致装置使用效果受到限制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配电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抬升机构使装置可以根据施工高度需求对支撑架的高度进行抬升,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从而避免装置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研发人员:谭盛禧,张为海,谭福元,谢道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辰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