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于光伏支架的新型配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4193发布日期:2023-12-21 20:0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关于光伏支架的新型配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关于光伏支架的新型配重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屋面配重装置的安装形式大多如图1所示,混凝土配重块4预制前将预埋件3安装在混凝土配重块4的标准位置,预制完成后,通过预埋件露出的丝口,将柱脚连接件2连接固定在混凝土配重块4的上表面,再使用螺栓将柱脚连接件2与光伏支架的立柱1连接固定。上述屋面配重装置,工人在安装之前,需要先通过吊车,将混凝土墩吊装上屋面,遇到无法使用吊车的屋面,将其搬运上楼也极其不易。而且在光伏支架安装之前就需要将混凝土先养护好,工期延长。混凝土墩与预埋件都是整体预制好,只能整体搬运上屋面,由于配重块太重,所以一般采用吊车吊装上屋面,成本较大。由于预埋件的使用,将预埋件放入未凝固的混凝土墩中时,由于施工误差会导致预埋件未固定在混凝土墩的标准位置,使得后续立柱的安装不在标准位置,影响到整个光伏支架结构的承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关于光伏支架的新型配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配重装置方便运输,节省工期,保证光伏支架立柱安装在标准位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配重装置,搬运配重装置上屋面时,装置较轻,在装置上屋面以后,再将满足配重要求的填充物进行填充,二次加工成所需要的配重块,不需要吊装;不需要进行混凝土的养护,节省工期;没有使用预埋件,不会因为预埋件的定位误差导致后续安装光伏支架时有较大误差。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关于光伏支架的新型配重装置,由底盘、柱脚连接件、钢围护、钢片组成,其特征在于:底盘与柱脚连接件焊接,钢围护与底盘边缘焊接,形成一个类似托盘的结构;钢片卷成圆柱形后与钢围护焊接。

4、所述的底盘、柱脚连接件、钢围护、钢片表面均经过毛面加工处理。

5、本实用新型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结构,柱脚连接件的节点处与立柱安装完成后,再倒入满足配重要求的填充物,压实后表面均匀粉刷一层涂料,安装简单便捷。

6、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预制混凝土配重块的配重装置相比,可以节省工期,不需要进行混凝土的养护,而且由于传统的预制混凝土配重块较重,屋面光伏支架的安装一般在楼顶,导致配重块运输上楼的成本极大。使用本实用新型后,该配重装置可以上屋面后,再将满足配重要求的填充物进行填充,二次加工成所需要的配重块,减少了配重块运输上楼的成本。并且传统的预制混凝土配重块在使用时,有的会用到预埋件,再将预埋件放入未凝固的混凝土中时,由于施工误差会导致预埋件未固定在标准位置,使得后续配重块安装在标准定位上,立柱确不在标准定位上。由于本实用新型未使用预埋件,所以能完全避免因为前期预埋件安装所导致的后续安装时,立柱不存在标准定位上的这个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配重装置较轻上楼,上屋面以后,再二次加工成所需要的配重块,无需使用吊车,简便配重上楼方式。2、无需进行混凝土的养护,节省工期。3、没有使用预埋件,不会因为预埋件的定位误差导致后续安装光伏支架时有较大误差。4、所有构件均使用了毛面处理,使其抗摩擦、耐腐蚀性能加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关于光伏支架的新型配重装置,由底盘、柱脚连接件、钢围护、钢片组成,其特征在于:底盘与柱脚连接件焊接,钢围护与底盘边缘焊接,钢片卷成圆柱形后与钢围护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光伏支架的新型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柱脚连接件、钢围护、钢片表面均经过毛面加工处理。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关于光伏支架的新型配重装置,由底盘、柱脚连接件、钢围护、钢片组成,其特征在于:底盘与柱脚连接件焊接,钢围护与底盘边缘焊接,钢片卷成圆柱形后与钢围护焊接。本技术的底盘、柱脚连接件、钢围护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结构,柱脚连接件的节点处与立柱安装完成后,再倒入满足配重要求的填充物,压实后表面均匀粉刷一层涂料,安装简单便捷。本技术与传统的预制混凝土配重块相比,可以节省工期,不需要进行混凝土的养护,由于本技术未使用预埋件,所以能完全避免因为前期预埋件安装所导致的后续安装时,立柱不在标准定位上的这个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余超,邓兵,杨启萌,罗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石金材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