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2280发布日期:2024-03-01 13:0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充电座。


背景技术:

1、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现有技术中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无线充电产品,相关机构请参见公开号为cn204794296u、名称为“一种带移动电源的无线充电器”的中国专利公开文献,其中记载了:

2、“一种带移动电源的无线充电器,用于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无线充电器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作为无线充电发射端的感应线圈和将感应电流输送至感应线圈的无线充电控制电路板,所述无线充电控制电路板设有输入端与输出端,所述感应线圈与无线充电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连接,还包括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的电源输出端与无线充电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连接”;

3、此类产品是将充电电池和无线充电线圈集成于一台设备中,以无线充电移动电源的形式供用户携带和使用,但是无线充电电源一般只能对手机进行充电,使用场景受限,无法满足人们的多类型充电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折叠和展开、能满足多场景充电应用要求的移动充电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移动充电座,所述移动充电座包括有相对拼合固定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拼合形成的空间内设有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的电池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朝向所述前壳,所述后壳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能够在180°范围内翻转的翻转壳,所述翻转壳的前侧设有无线充电位,所述翻转壳内设有与所述无线充电位对齐设置的第二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第二无线充电线圈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所述pcb板。

4、优选地,所述移动充电座的下端设有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的充电触点。

5、优选地,所述前壳和后壳的表面均呈长方形。

6、优选地,所述前壳上嵌设有多个磁铁,多个磁铁呈环状分布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的周围。

7、优选地,包括有u形支架,所述后壳的下端边缘处形成有u形容纳槽,所述u形支架位于所述u形容纳槽内,所述u形支架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后壳的两侧部铰链连接。

8、优选地,所述翻转壳内设有台阶扣,所述翻转壳的前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台阶扣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翻转壳的内壁,所述台阶扣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槽的槽底,所述台阶扣与所述翻转壳转动配合。

9、优选地,所述滑槽的槽底形成有凹口,所述凹口的底部开设有四个插孔,所述台阶扣位于所述翻转壳外侧的一端面设有两个定位柱和两个螺孔,两个定位柱和两个螺孔分别与四个插孔对齐设置,两个定位柱分别穿过两个插孔,两个螺孔内分别螺合有螺丝,两个螺丝分别穿过另外两个插孔。

10、优选地,所述台阶扣的一端形成有台阶缘,所述台阶缘抵接于所述翻转壳的内壁。

11、优选地,所述台阶扣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夹设于所述台阶缘与所述翻转壳的内壁之间。

12、优选地,所述翻转壳的前侧形成有导柱,所述滑槽的槽底形成有圆弧形槽口,所述导柱插设于所述圆弧形槽口内,当所述翻转壳翻转时,所述导柱沿着所述圆弧形槽口滑动。

1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充电座中,所述移动充电座内设有pcb板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从而形成移动式充电电源,利用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可以为手机进行充电,在此基础上,所述翻转壳内的第二无线充电线圈可用于为智能手表等小型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本实施例基于所述翻转壳的180°翻转功能,可方便地将其展开或者收纳于所述滑槽内,同时还满足了手机、智能手表等多场景充电应用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充电座(2)包括有相对拼合固定的前壳(24)和后壳(25),所述前壳(24)和后壳(25)拼合形成的空间内设有pcb板(20)以及与所述pcb板(20)电性连接的电池(21)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22),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22)朝向所述前壳(24),所述后壳(25)上设有滑槽(27),所述滑槽(27)内设有能够在180°范围内翻转的翻转壳(28),所述翻转壳(28)的前侧设有无线充电位(29),所述翻转壳(28)内设有与所述无线充电位(29)对齐设置的第二无线充电线圈(289),所述第二无线充电线圈(289)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所述pcb板(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充电座(2)的下端设有与所述pcb板(20)电性连接的充电触点(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24)和后壳(25)的表面均呈长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24)上嵌设有多个磁铁(26),多个磁铁(26)呈环状分布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22)的周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u形支架(3),所述后壳(25)的下端边缘处形成有u形容纳槽(250),所述u形支架(3)位于所述u形容纳槽(250)内,所述u形支架(3)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后壳(25)的两侧部铰链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壳(28)内设有台阶扣(280),所述翻转壳(28)的前侧开设有通孔(281),所述台阶扣(280)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翻转壳(28)的内壁,所述台阶扣(28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281)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槽(27)的槽底,所述台阶扣(280)与所述翻转壳(28)转动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7)的槽底形成有凹口(270),所述凹口(270)的底部开设有四个插孔(271),所述台阶扣(280)位于所述翻转壳(28)外侧的一端面设有两个定位柱(282)和两个螺孔(283),两个定位柱(282)和两个螺孔(283)分别与四个插孔(271)对齐设置,两个定位柱(282)分别穿过两个插孔(271),两个螺孔(283)内分别螺合有螺丝,两个螺丝分别穿过另外两个插孔(27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扣(280)的一端形成有台阶缘(284),所述台阶缘(284)抵接于所述翻转壳(28)的内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扣(280)上套设有密封圈(285),所述密封圈(285)夹设于所述台阶缘(284)与所述翻转壳(28)的内壁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壳(28)的前侧形成有导柱(286),所述滑槽(27)的槽底形成有圆弧形槽口(272),所述导柱(286)插设于所述圆弧形槽口(272)内,当所述翻转壳(28)翻转时,所述导柱(286)沿着所述圆弧形槽口(272)滑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充电座,所述移动充电座包括有相对拼合固定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拼合形成的空间内设有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的电池和第一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第一无线充电线圈朝向所述前壳,所述后壳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能够在180°范围内翻转的翻转壳,所述翻转壳的前侧设有无线充电位,所述翻转壳内设有与所述无线充电位对齐设置的第二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第二无线充电线圈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所述PCB板。本技术方便折叠和展开、能满足多场景充电应用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智高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