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摇窗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0073发布日期:2023-12-14 08:2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汽车摇窗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摇窗电机,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摇窗电机。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一些传统汽车摇窗电机,其电机转轴的两端一般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电机机壳内。由于力臂较长,传统汽车摇窗电机的电机转轴的外径尺寸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汽车摇窗电机,以解决现有的一些传统的汽车摇窗电机的电机转轴的外径尺寸较大,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汽车摇窗电机,包括:

3、外壳,包括机壳和齿轮箱,所述机壳具有相对的一开口端和一封闭端,所述齿轮箱形成有连接开口,所述机壳的开口端连接于所述齿轮箱的开口,所述机壳内同轴设置有一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的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开口端和所述连接开口且伸至所述齿轮箱内,所述电机转轴的一端一体成型形成有蜗杆,所述齿轮箱内可转动地安装有啮合于所述蜗杆的蜗轮,所述电机转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机壳的封闭端,所述蜗杆的远离所述电机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齿轮箱的侧壁;

4、设置于所述开口端内的调心轴承,所述调心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电机转轴的一端,所述调心轴承的外圈套设有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支撑于所述开口端的内壁。

5、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垫圈为橡胶垫圈。

6、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端的外沿形成有第一翼缘板,所述第一翼缘板开设有第一锁孔,所述连接开口的外沿形成有贴合于所述第一翼缘板的第二翼缘板,所述第二翼缘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锁孔同轴设置的第二锁孔,所述第二锁孔的外沿形成有沿所述第二锁孔的周向方向设置一圈的定位凸缘,所述定位凸缘嵌设于所述第一锁孔,所述第一锁孔和所述第二锁孔中可拆卸地安装有锁定螺栓。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孔形成有内螺纹,所述锁定螺栓的一端形成外螺纹,所述锁定螺栓的另一端形成有压抵翼缘,所述锁定螺栓的一端螺合于所述第二锁孔,所述压抵翼缘压抵于所述第一翼缘板的远离所述第二翼缘板的一侧。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摇窗电机采用三轴承结构,且中间的调心轴承具备调心功能,其中,第二轴承直接装配在齿轮箱内,调心轴承的外圆套上弹性缓冲垫圈等调心零件后再装配在碳刷总成的过孔内,第一轴承装配在机壳内进而构成三轴承电机结构,大大降低了力臂,可降低电机转轴的外径,降低成本,中间的调心轴承的调心功能则大大降低了因三轴承不同心导致转子憋住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摇窗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摇窗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圈为橡胶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摇窗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端的外沿形成有第一翼缘板,所述第一翼缘板开设有第一锁孔,所述连接开口的外沿形成有贴合于所述第一翼缘板的第二翼缘板,所述第二翼缘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锁孔同轴设置的第二锁孔,所述第二锁孔的外沿形成有沿所述第二锁孔的周向方向设置一圈的定位凸缘,所述定位凸缘嵌设于所述第一锁孔,所述第一锁孔和所述第二锁孔中可拆卸地安装有锁定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摇窗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孔形成有内螺纹,所述锁定螺栓的一端形成外螺纹,所述锁定螺栓的另一端形成有压抵翼缘,所述锁定螺栓的一端螺合于所述第二锁孔,所述压抵翼缘压抵于所述第一翼缘板的远离所述第二翼缘板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摇窗电机,采用三轴承结构,且中间的调心轴承具备调心功能,其中,第二轴承直接装配在齿轮箱内,调心轴承的外圆套上弹性缓冲垫圈等调心零件后再装配在碳刷总成的过孔内,第一轴承装配在机壳内进而构成三轴承电机结构,大大降低了力臂,可降低电机转轴的外径,降低成本,中间的调心轴承的调心功能则大大降低了因三轴承不同心导致转子憋住的几率。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一些传统的汽车摇窗电机的电机转轴的外径尺寸较大,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叶煌,翁泽钦,柯昌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博邦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