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0135发布日期:2023-11-22 13:3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毂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具体涉及一种轮毂电机。


背景技术:

1、随着无刷轮毂电机在日常电动交通工具及物流搬运和载重车辆(电动自行车、搬运车、地牛、轮椅等)的日益普及,由电机带动轮毂转动的轮毂电机被广泛的应用。

2、目前的轮毂电机包括芯轴、定子、具有腔体的第一外转子,减速传动机构设置在芯轴上,减速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一外转子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芯轴上设有第三轴承,第二外转子的一端与第三轴承连接,在磁轭的环套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四轴承,第二外转子的另一端安装在第四轴承上,第二外转子的内圆周面上设有齿圈,轮齿与减速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啮合。

3、上述大扭矩外转子电机上集成有失电电磁制动器,失电电磁制动器的工作过程为:当失电电磁制动器通电时,通过激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对摩擦片产生吸合作用力,该吸合作用力克服第二弹性部件的作用力,使摩擦片与摩擦盘分离,此时如果定子上的线圈获电,则可驱动第一外转子转动。当失电电磁制动器断电时,激磁线圈失去产生磁场的作用,对摩擦片不存在吸合作用力,第二弹性部件释放的张力使摩擦片与摩擦盘7结合或抵顶,从而在摩擦盘与摩擦片之间产生摩擦作用力对摩擦盘进行制动,进而使与摩擦盘固定的第一外转子获得制动作用力。

4、对于上述的失电制动器而言,由于摩擦盘在旋转过程中与摩擦片产生摩擦而产生制动力,因此,摩擦盘与摩擦片均为易损耗部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制动的效率会降低,当用户认为无法形成可靠的制动力时,此时就需要更换摩擦盘和失电制动器。然而,由于其中的摩擦盘安装在第二轴承上后与第一转子固定连接(摩擦盘通过螺钉与第一转子固定连接),并且,摩擦盘本身与磁轭以及摩擦片为分体结构,以及失电电磁制动器和摩擦盘7均位于第二外转子的内部,因此,需要更换摩擦盘和摩擦片时,首先需要拆卸第二外转子,将失电电磁制动器取出后,然后再将摩擦盘7从第一转子上拆卸下来,更换后,先将摩擦盘与第一转子固定,再将失电电磁制动器安装在芯轴上,最后安装第二外转子的端盖。因此,上述结构的失电电磁制动器与摩擦盘为分体式设置,无论拆卸或者安装均需要占用较长的时间,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并且摩擦力矩仅限于摩擦盘与摩擦片的单面之间,摩擦力矩相对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电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电机中的电磁制动器为独立体,具有安装和拆卸方便的优点。

2、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轮毂电机,包括:轴;

4、用于产生扭矩的外转子电机,外转子电机设置在轴上;

5、与轴配合的行星传动机构,外转子电机与行星传动机构连接;

6、用于接收行星传动机构的扭矩且可绕轴旋转的外轮毂,外轮毂环绕在外转子电机的周围,行星传动机构与外轮毂配合;

7、设置在轴上且位于外轮毂内的电磁制动器,轴穿过电磁制动器,电磁制动器包括制动驱动机构、静盘、可沿外转子电机轴向移动且随外转子电机旋转的刹车盘,制动驱动机构包括活动单元、产生电磁作用力的固定单元,固定单元与轴固定,活动单元与固定单元间隙配合并于固定单元在失电和得电之间切换时形成往复直线运动,刹车盘位于活动单元与静盘之间并与外转子电机周向固定,静盘与所述固定单元连接成一体。

8、由于静盘与固定单元连接成一体,静盘获得了支撑作用力,因此不需要使静盘通过外转子电机进行支撑,也不需要使电磁制动器与外转子电机有轴向方向的连接,电磁制动器相对外转子电机可以沿轴向方向移动,从而,电磁制动器相对外转子电机为独立的部分,当活动单元、刹车盘、静盘当中任何一个部件无法继续使用需要拆卸时,由于电磁制动器相对外转子电机可以沿轴向方向移动,在拆卸过程中,可以单独将电磁制动器整体地进行拆卸,而且在拆卸过程中,电磁制动器将不会像背景技术中那样受到外转子电机的牵制,即在拆卸电磁制动器时,不会要求将外转子电机的端盖也进行拆卸。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具有省时省力,以及降低劳动强度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的刹车盘在制动时分别与动盘和静盘接触,刹车时动盘和静盘同时产生摩擦力,与背景技术中的单面摩擦相比,本实用新型成倍增大刹车力矩。



技术特征:

1.一种轮毂电机,包括:轴(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电磁主体(50)、隔套(55)、第一紧固件(56),所述活动单元包括动盘(51)、弹簧(54),动盘(51)上设有通孔(51a),所述隔套(55)穿过动盘(51)上的通孔(51a)并与通孔(51a)间隙配合,隔套(55)的两端分别与电磁主体(50)和静盘(53)配合,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电磁主体(50)和动盘(51)配合,第一紧固件(56)穿过静盘(53)、隔套(55)并与电磁主体(50)紧固,使静盘(53)与固定单元连接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电机(2)的一端设有多边形传动部件(2a),所述刹车盘(52)上设有孔壁为多边形的安装孔(52a),安装孔(52a)与多边形传动部件(2a)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电机(2)的轴向端面上设有肩部(2b),所述静盘(53)与肩部(2b)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上设有第一肩部(1a),第一肩部(1a)对固定单元的一端形成轴向定位,固定单元还包括与电磁主体(50)固定的第一轴承座(5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活动单元与刹车盘(52)结合或分离的手动旋转控制机构,手动旋转控制机构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手动旋转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台(60a)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缺口(60c),所述手柄(63)包括手柄本体(63a)、连接环(63b)、径向凸起(63c),手柄本体(63a)与连接环(63b)固定,环状凸台(60a)上设有第二通孔(60d),连接环(63b)位于第二通孔(60d)内,径向凸起(63c)以及手柄本体(63a)分别与缺口(60c)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旋转组件还包括与手柄(63)上的径向凸起(63c)结合时向设备发送的信号发送部件(64),信号发送部件(64)固定在连接盘(62)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电机,外转子电机设置在轴上;外转子电机与行星传动机构连接;外轮毂环绕在外转子电机的周围,行星传动机构与外轮毂配合;设轴穿过电磁制动器,电磁制动器包括制动驱动机构、静盘、可沿外转子电机轴向移动且随外转子电机旋转的刹车盘,制动驱动机构包括活动单元、产生电磁作用力的固定单元,固定单元与轴固定,活动单元与固定单元间隙配合并于固定单元在失电和得电之间切换时形成往复直线运动,刹车盘位于活动单元与静盘之间并与外转子电机周向固定,静盘与所述固定单元连接成一体。本技术的轮毂电机中的电磁制动器为独立体,具有增大摩擦力矩以及安装和拆卸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谢建芬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