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1720发布日期:2023-11-07 00:2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大型动力电缆普遍运用于各工业领域,由于部分电缆对应设备的特殊性,常常会设计为活动电缆,并布置电缆收放及其固定装置,以保证电缆能够配合运动设备正常运行。其中,电缆固定装置主要负责电缆固定部分与电缆运动部分的联动工作,对电缆起保护作用。

2、绝缘性能作为电缆设备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常常作为电缆设备是否报废更换的标准,一般要求当动力电缆绝缘性能<0.5mω时便要求强制报废。由于目前各大领域电缆固定装置多采用钢接头硬连接或套筒固定方式,电缆活动部分大多布置于露天环境,相较于布置在电缆沟或桥架的电缆,绝缘层更易发生老化、绝缘降低,一旦因电缆翻折、磨损或电缆收放装置力矩调整不合适,可能造成电缆绝缘降低或损坏,设备无法使用。同时存在活动电缆运行角度难以调节,电缆及其固定装置更换困难、成本高等不足与缺点。

3、由于大多数大型设备动力电缆基本都为一整根完整电缆,更换时需要整体进行施工,一旦损坏整根电缆全部报废;且动力电缆大多预埋于坝体内,横穿大坝各廊道,更换难度大,费时费力,更换电缆时须对配套电缆收放装置进行更换,更换成本高。就牟水电站大坝门机电缆更换为例,更换一套电缆需要电缆设备费+电缆穿管埋件费+土建开挖回填费+电缆收放装置费+电缆铺设人工费等,提高电缆使用寿命可以大大节约设备维护费用,单次门机大修可直接降低经济成本约30万元左右。

4、基于以上几点,提出一款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用于对大型活动电缆的固定,改善电缆受力结构,降低电缆绝缘损伤发生频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该装置能够对大型活动电缆进行固定,改善电缆受力结构,降低电缆绝缘损伤发生频率。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两组轴承基座,所述轴承基座内设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之间连接轴承调节杆,所述轴承调节杆上固定连接弯折固定组件,所述弯折固定组件用于对电缆进行限位和固定,使电缆沿所述弯折固定组件预设的路径弯折。

4、优选的,所述弯折固定组件包括弯折板和连接在所述弯折板上的多组u型螺栓。

5、优选的,所述弯折板的弯折角度为15°-145°。

6、优选的,所述弯折板的弯折角度为45°、60°或90°。

7、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固定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孔用于通过膨胀螺栓使底板与地面连成一体。

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通过电缆固定加轴承的方式,消除了电缆出口处原先来回翻折、拖拽、与沟道刮擦的现象。将原电缆出口处因拉力造成的套管与电缆的剪切力转化为电缆与固定装置的表面摩擦力,大大降低了电缆绝缘外皮损坏的概率。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通过弯折板和u型螺栓组成的弯折固定组件,可将电缆活动最为频繁的电缆出口位置,工作角度进行限制固定,使设备运行期间电缆不存在大角度运行情况,过渡更加平滑,减少了电缆损伤的可能。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可以量产,并且适用性强;安装时工程量较小,使用时也不需要对原土建、电气、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即插即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两组轴承基座,所述轴承基座内设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之间连接轴承调节杆,所述轴承调节杆上固定连接弯折固定组件,所述弯折固定组件用于对电缆进行限位和固定,使电缆沿所述弯折固定组件预设的路径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固定组件包括弯折板和连接在所述弯折板上的多组u型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板的弯折角度为15°-14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板的弯折角度为45°、60°或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固定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孔用于通过膨胀螺栓使底板与地面连成一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两组轴承基座,所述轴承基座内设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之间连接轴承调节杆,所述轴承调节杆上固定连接弯折固定组件,所述弯折固定组件用于对电缆进行限位和固定,使电缆沿所述弯折固定组件预设的路径弯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活动电缆固定保护装置,通过电缆固定加轴承的方式,消除了电缆出口处原先来回翻折、拖拽、与沟道刮擦的现象。将原电缆出口处因拉力造成的套管与电缆的剪切力转化为电缆与固定装置的表面摩擦力,大大降低了电缆绝缘外皮损坏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穆引涛,余文军,李星,徐凯,王健,曹计琴,胡世勇,梁铮铮,孙晓东,许林波,陈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