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高压电缆布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9700发布日期:2024-01-26 23:2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车组高压电缆布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铁路客车高压电缆布线,具体为一种动车组高压电缆布线结构。


背景技术:

1、动车组的运行依靠线路上接触网提供交流电源,经过受电弓等高压电气设备传输给安装在车下的变压器设备,再经过交、直流转换输出给电动机带动轮对转动以驱动列车运行。这一过程中需要铺设高压电缆来连接车顶和车下设备。

2、高压电缆布线通常有两种,其一,高压电缆沿车顶先走到车体端墙,再沿端墙向下到车底,最后折回到车下设备。缺点是线路长,沿途设备布置空间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增加了整车重量。其二,高压电缆在车顶开孔进入车内,经过内装区域,再穿过车体底架到车下设备。缺点在于安装时需要留出胶的固化时间,维护时不易拆卸和清理,生产、维护效率低,同时由于胶的老化特性,结构可靠性低;

3、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布线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车组高压电缆布线结构,既能满足气密性车体安装要求,同时电缆路线简短,减重节能,结构可靠,又便于生产维护。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车组高压电缆布线结构,包括高压电缆、金属防护管、管端密封件和管接头;

3、高压电缆的顶端连接车顶设备,高压电缆的底端连接车下设备;

4、金属防护管设置三段,分别为车顶弯管、车内直管和车下直管。

5、所述车顶弯管、车内直管和车下直管首尾相接;

6、所述高压电缆贯穿于金属防护管内部。

7、所述车顶弯管与车顶型材通过法兰板焊接连接,保证穿管处车体的水密封和气密封。

8、所述车顶弯管与车体水平面夹角设置为小于等于90度的倾角,实现更好的管端密封并且保持车顶流线型外观。

9、所述车下直管贯穿车体型材处,车下直管与车体之间通过周圈密封焊接连接。

10、相邻两段所述金属防护管之间通过所述管接头连接。

11、所述管端密封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高压电缆和所述车顶弯管顶端连接处以及所述高压电缆和所述车下直管底端连接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提供一种动车组高压电缆布线结构,可以就近穿过车体连接车顶和车下设备,布线路程短,节约线缆重量和布线空间;金属管贯穿车体型材,通过机械方式实现车体气密、水密要求,避免了大量灌胶密封,提高了车体密封可靠性,提高了施工效率;金属防护管为高压电缆提供足够的机械防护和电磁屏蔽防护;电缆更换操作简单,提高了电缆的可维护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动车组高压电缆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电缆(1)、金属防护管、管端密封件(2)和管接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高压电缆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弯管(3)与车顶型材(10)通过法兰板(4)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高压电缆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弯管(3)与车体水平面夹角设置为小于等于90度的倾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高压电缆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下直管(7)贯穿车体型材处,车下直管(7)与车体之间通过周圈密封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高压电缆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所述金属防护管之间通过所述管接头(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高压电缆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端密封件(2)分别设置于所述高压电缆(1)和所述车顶弯管(3)顶端连接处以及所述高压电缆(1)和所述车下直管(7)底端连接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动车组高压电缆布线结构,涉及铁路客车高压电缆布线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高压电缆、金属防护管、管端密封件和管接头,高压电缆的顶端连接车顶设备,高压电缆的底端连接车下设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就近穿过车体连接车顶和车下设备,布线路程短,节约线缆重量和布线空间;金属管贯穿车体型材,通过机械方式实现车体气密、水密要求,避免了大量灌胶密封,提高了车体密封可靠性,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田堂冰,孙孝博,张明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四方阿尔斯通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