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具体涉及绝缘线脱皮,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绝缘线脱皮装置。
背景技术:
1、绝缘线是一种在导线外围均匀而密封地包裹一层不导电形成的线材,绝缘线在使用时,需要手动使用老虎钳或者打火机将线材靠近端部的绝缘包裹外皮切断,此方式极易导致工人手指损伤,而采用市面上的绝缘线自动脱皮设备时,不方便携带,施工现场临时需要对绝缘线进行脱皮时无法操作。
2、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申请人检索到了一些现有技术,以实现绝缘线脱皮装置易携带,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1682462a,其主要的技术手段是,通过转动收紧螺母带动两个脱皮刀夹紧绝缘线,再继续拨动指拨块使抵座随滑动座移动,则脱皮刀同步移动,从而将绝缘线表面的绝缘外皮隔开,经过申请人分析,该技术方案的弊端在于:固定绝缘线之后装置与绝缘线之间固定,单独移动脱皮刀进行切割时脱皮刀的移动距离不超过装置尺寸,导致进行长距离切割时,操作过程为固定-切割-解除固定-移动-再固定-再切割-再解除固定,即需要多次固定以及解除固定,使用不便,若延长装置尺寸以使脱皮刀滑动距离增大,则装置不易携带,基于此,申请人有目的地提供一种能够灵活在绝缘线表面滑动切割任意长度的便携式绝缘线脱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携式绝缘线脱皮装置,以解决便携式绝缘线脱皮装置尺寸较小导致脱皮刀不能够在绝缘线表面滑动切割任意长度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便携式绝缘线脱皮装置,包括:
4、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铰接,且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围合形成供绝缘线穿过的线槽;
5、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内,另一端均转动安装有脱皮刀,所述活动杆靠近脱皮刀的端部分别通过弹性件与第一筒体以及第二筒体内壁连接,且此端转动安装有夹紧辊;以及
6、转环,活动套设于第一筒体以及第二筒体外部,且其内圈设置有螺纹,所述转环与固定于两个活动杆上的两个限位杆均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杆与转环螺纹连接的表面为斜面,且限位杆靠近脱皮刀的端部的外径最大。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上均设置有通槽,且两个通槽相对布设,两个通槽分别与两个限位杆滑动配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紧辊表面具有弹性。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紧辊与绝缘线接触的表面设置有除尘胶。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同一端分别设置有承托板,且两个承托板相对布设。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筒体上还设置有尺盒。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中,将绝缘线放入线槽内之后,旋转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以使二者紧贴,再将转环套过绝缘线以及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直至转环接触两个限位杆,随后朝脱皮刀的方向旋转着移动转环,则转环与限位杆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由于转环的内径为固定尺寸,则随着转环的移动,两个限位杆相向运动,带动两个脱皮刀相向运动,同时两个夹紧辊相向运动,则在两个夹紧辊夹紧绝缘线时,两个脱皮刀能够接触绝缘线的表面,随后在绝缘线上滑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两个脱皮刀能够对绝缘线进行脱皮,而在脱皮刀接触绝缘线表面前,两个夹紧辊在绝缘线上滚动,对绝缘线进行限位;
14、(2)本实用新型中,在绝缘线上滑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时,夹紧辊限位绝缘线并在绝缘线表面滚动,除尘胶即可粘附绝缘线表面的灰尘,避免绝缘线表面的尘屑影响脱皮效果;
15、(3)本实用新型中,承托板能够承载即将进入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的绝缘线,降低其与筒体之间的摩擦损伤。
1.一种便携式绝缘线脱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绝缘线脱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上均设置有通槽(9),且两个通槽(9)相对布设,两个通槽(9)分别与两个限位杆(4)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绝缘线脱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辊(7)表面具有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绝缘线脱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辊(7)与绝缘线接触的表面设置有除尘胶(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绝缘线脱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的同一端分别设置有承托板(10),且两个承托板(10)相对布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绝缘线脱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上还设置有尺盒(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