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热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95141发布日期:2024-02-09 12:3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热补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热补机。


背景技术:

1、目前煤矿对破损、断裂的橡套电缆进行接补、修复后外皮均采用电缆热补机对电缆进行硫化粘补。电缆在硫化粘补过程中需要将破损接补后的电缆缠上橡胶带,放入相对应的模具内进行通电,加温、加压进行硫化成型。传统的电缆硫化粘补进行合模采用液压千斤顶为合模压紧提供所需的压紧力,而在合模压紧过程中时常出现液压千斤顶内压力泄漏,合模压力不足而达不到电缆硫化粘补所需足够的压紧力,造成电缆外层缠绕的橡胶带与内部的芯线不能充分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达不到硫化粘补的质量要求而产生废品。另外电缆热补机通电加温后,缠绕在电缆外部多层的橡胶带熔化后使合模压紧力降低,还需要人工操作液压千斤顶对合模进行二次加压。这样不但需要人员现场进行看管,而且如不能及时进行二次加压也会产生废品。这样不但浪费人力、资金、时间,也会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有序进行,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电缆热补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缆热补机,以解决现有电缆热补机上下合模压紧时液压千斤顶时常出现压力泄露,达不到对电缆硫化粘补足够的压紧力,在电缆外部缠绕的橡胶带融化后合模压力下降,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合模进行二次加压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热补机,包括:支架、下部模具、上部模具以及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设置于所述支架内部,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过滤器、液压油泵、先导式溢流阀、两位两通电磁阀、单向阀、三位四通电池阀、压力继电器、蓄能器、液压油缸、电动机以及压力表;所述下部模具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方,所述液压油缸连接于所述下部模具的底部以驱动所述下部模具升降,所述上部模具平行设置于所述下部模具上方且相对于所述支架固定;

3、所述电动机与所述液压油泵连接,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液压油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液压油泵的出口与所述单向阀连接,所述单向阀与所述三位四通电池阀连接,所述三位四通电池阀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所述单向阀和所述三位四通电池阀之间管路分别与压力继电器、蓄能器连接;所述液压油泵和单向阀之间管路分别与压力表、先导式溢流阀连接,所述先导式溢流阀与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连接;所述过滤器、先导式溢流阀、两位两通电磁阀以及三位四通电池阀分别连接有油箱。

4、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脚轮,所述支架内部设置有平衡重铁。

5、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缸为推力7t,外径90mm,活塞80mm,活塞杆直径40mm,行程100mm,16mpa的下法兰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通过4条m12的螺栓与支架底部联结固定。

6、进一步地,所述蓄能器为nxq-a-0.4l-10mpa囊式液压蓄能器。

7、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为200mm×200mm×180mm方形立式油箱。

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热补机,根据液压千斤顶在工作中容易产生泄漏造成合模压力不足的缺陷,设计一个小型的液压泵站利用液压油缸代替千斤顶,在电缆硫化粘补过程中始终保持压力恒定,并能够实现自动进行二次加压。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热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0)、下部模具(200)、上部模具(300)以及液压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热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底部设置有脚轮(101),所述支架(100)内部设置有平衡重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热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10)为推力7t,外径90mm,活塞80mm,活塞杆直径40mm,行程100mm,16mpa的下法兰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10)通过4条m12的螺栓与支架(100)底部联结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热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9)为nxq-a-0.4l-10mpa囊式液压蓄能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热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为200mm×200mm×180mm方形立式油箱。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缆热补机,包括:支架、下部模具、上部模具以及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设置于所述支架内部,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过滤器、液压油泵、先导式溢流阀、两位两通电磁阀、单向阀、三位四通电池阀、压力继电器、蓄能器、液压油缸、电动机以及压力表;所述下部模具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方,所述液压油缸连接于所述下部模具的底部以驱动所述下部模具升降,所述上部模具平行设置于所述下部模具上方且相对于所述支架固定;本技术根据液压千斤顶在工作中容易产生泄漏造成合模压力不足的缺陷,设计一个小型的液压泵站利用液压油缸代替千斤顶,在电缆硫化粘补过程中始终保持压力恒定,并能够实现自动进行二次加压。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斌,张斌,黄凤岐,苑宝良,姜培坤,周建辉,张晓建,陈俊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晓建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