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5386发布日期:2024-02-20 21:17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间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尤其涉及一种中间柜。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往往都配备有配电柜和汇流柜,配电柜内部设置有配电组件,配电组件用于将电源电量进行分配后输出给机柜内需要用电的元器件,汇流柜内部设置有汇流组件,汇流组件与储能电池相连并可将储能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

2、配电柜和汇流柜为两个独立的柜体占据的空间较大,另外一些部件的话就占据的空间较小,常采用将配电柜和汇流柜集成为一体的中间柜,但是汇流组件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时会产生热量,容易对配电组件中的电器元件造成损坏。

3、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间柜,用以将配电组件和汇流组件集成于一体,进而能够避免汇流组件产生的热量对配电组件中的电器元件造成损坏。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中间柜,包括柜体、配电组件和汇流组件,所述配电组件和所述汇流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内部,所述中间柜还包括:

4、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用以将所述柜体的内部分隔为配电区域与汇流区域,所述配电组件设置于所述配电区域内,所述汇流组件设置于所述汇流区域内;及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设置于所述汇流区域,并被配置为将所述汇流组件产生的热量排出所述柜体。

5、作为优选,

6、所述隔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首尾连接,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以及所述柜体的内侧壁共同围构成所述配电区域;

7、所述汇流区域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于所述柜体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所述第二腔室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底壁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8、所述排气装置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设置在所述柜体的侧壁上,并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出气口和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汇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

9、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设置于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的侧壁上;

10、所述出气口设置于与所述进气口所在侧壁相对的侧壁上。

11、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在侧壁的顶部;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在侧壁的底部。

12、作为优选,所述排气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

13、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设置,并被配置为将所述柜体外部的空气吸入所述柜体的内部;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出气口相对设置,并被配置为将所述柜体内部的空气排出所述柜体。

14、作为优选,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处均设置有通风格栅,所述通风格栅包括多个格栅单元,多个所述格栅单元在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的宽度方向上交错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格栅单元之间形成气道;

15、所述格栅单元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分别与所述出气口或所述进气口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壁连接。

16、作为优选,所述格栅单元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柜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柜体的外部;

17、相邻的两个所述格栅单元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出气口或所述进气口的宽度方向上至少部分相对。

1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凹槽为梯形槽。

19、作为优选,所述柜体上设置有上柜门和下柜门,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上柜门上,所述上柜门被配置为开合所述配电区域,所述下柜门被配置为开合所述汇流区域;

20、所述中间柜还包括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柜体上并被配置为锁定所述上柜门和/或所述下柜门;

21、所述汇流组件包括隔离开关和熔丝,所述熔丝与所述隔离开关串联,所述熔丝被配置为在汇流组件中的直流电路短路时分断所述直流电路;

22、所述中间柜还包括直流开关手柄,所述直流开关手柄与所述下柜门转动连接并且穿出所述下柜门与所述隔离开关连接。

23、作为优选,所述隔板的材质为耐高温隔热材料。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5、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间柜,将配电组件和汇流组件集成于柜体内部,在配电组件和汇流组件之间设置有隔板,采用物理分隔的方式将配电组件和汇流组件分隔开来,能够避免汇流组件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配电区域,并且在排气装置的作用下能够提高柜体内部与外部的交换效率,能够有效的减小甚至避免由于热量对配电组件的电器元件造成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中间柜,包括柜体(1)、配电组件和汇流组件,所述配电组件和所述汇流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柜体(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柜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柜,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21)设置于柜体(1)中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21)设置于所在侧壁的顶部;所述出气口(121)设置于所在侧壁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5)还包括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21)和所述进气口(1121)处均设置有通风格栅,所述通风格栅包括多个格栅单元(52),多个所述格栅单元(52)在所述出气口(121)和所述进气口(1121)的宽度方向上交错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格栅单元(52)之间形成气道(5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单元(5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521)和第二凹槽(522),所述第一凹槽(521)的开口朝向所述柜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凹槽(522)的开口朝向所述柜体(1)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521)的两侧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凹槽(522)为梯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上设置有上柜门(111)和下柜门(112),所述进气口(1121)开设于所述上柜门(111)上,所述上柜门(111)被配置为开合所述配电区域(2),所述下柜门(112)被配置为开合所述汇流区域(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中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的材质为耐高温隔热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间柜,其包括柜体、配电组件和汇流组件,配电组件和汇流组件均设置于柜体的内部,中间柜还包括隔板和排气装置,隔板设置于柜体内部用以将柜体的内部分隔为配电区域与汇流区域;配电组件设置于配电区域内,汇流组件设置于汇流区域内,排气装置设置于汇流区域,并被配置为将汇流组件产生的热量排出柜体。本技术公开的中间柜,将配电组件和汇流组件集成于柜体内部,在配电组件和汇流组件之间设置有隔板,采用物理分隔的方式将配电组件和汇流组件分隔开来,能够避免汇流组件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配电区域,能够有效的减小甚至避免由于热量对配电组件的电器元件造成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胡浩浩,薛杨,刘家达,杨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阿诗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