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刷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9711发布日期:2024-03-13 20:38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刷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特别涉及一种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1、无刷电机通常包括有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用于承载两者的壳体,由于无刷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当电动机不及时散热,导热热量堆积时,就容易烧坏电动机;

2、cn216016559u公开了为无刷电机散热的方式,通过在内圈上设置缺口,使得风道的气流能够进入内圈,从而流向定子组件,实现为定子组件的线圈散热的效果。

3、但是cn216016559u为定子组件的线圈散热的方式存在缺陷。首先,在内圈上设置缺口的方式,并不必然能够让风道的气流进入内圈。根据伯努利原理,流体速度越大,压强越小,当风道的气流流速较快时,风道的气流不会进入内圈,而是内圈的气流从缺口进入风道,专为定子组件散热的气流量较少且不稳定。其次,其散热风道垂直于轴向,无论气流从外到内还是从内到外,均不能直接吹向定子组件的线圈,气流的散热效率不高。

4、因此,现有技术中依然存在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动机,旨在解决无刷电机工作时,定子组件线圈散热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刷电机,电动机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和壳体,转子组件穿设于定子组件;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主风道;内壳的第一端形成有容置槽,内壳的第二端的外侧设置有风叶,风叶固定于转子组件的一端;定子组件的一端嵌入容置槽内;内壳开设有散热风道,散热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散热风道与主风道连通,且散热风道的出风口位于容置槽的槽底。

3、优选地,散热风道的进风口位于内壳的外侧壁或位于内壳的第二端。

4、优选地,散热风道的进风口位于内壳的外侧壁与内壳的第二端的交界处。

5、优选地,出风口到内壳的轴线的距离小于进风口到内壳的轴线的距离。

6、优选地,定子组件包括绕线结构,定子组件嵌入内壳时,出风口朝向绕线结构。

7、优选地,散热风道设置多个,多个散热风道均匀布设于内壳。

8、优选地,容置槽底部设置有自容置槽的侧壁的内侧面向内凸起的第一凸台,定子组件的外周抵持于第一凸台。

9、优选地,定子组件与容置槽的槽底间隔设置,形成一空腔,出风口的气流流向空腔。

10、优选地,定子组件朝向容置槽的一端设有延伸部,绕线结构位于延伸部内侧。

11、优选地,容置槽的槽底形成有第二凸台,出风口开设于第二凸台;延伸部于定子组件嵌入容置槽时,贴近第二凸台,且出风口位于延伸部内侧。

12、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刷电机,电动机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和壳体,转子组件穿设于定子组件;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主风道;内壳的第一端形成有容置槽,内壳的第二端的外侧设置有风叶,风叶固定于转子组件的一端;定子组件的一端嵌入容置槽内;内壳开设有散热风道,散热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散热风道与主风道连通,且散热风道的出风口位于容置槽的槽底。由此一来,解决无刷电机工作时,定子组件线圈散热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电机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和壳体,所述转子组件穿设于所述定子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内壳的外侧壁或位于所述内壳的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内壳的外侧壁与所述内壳的第二端的交界处。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到所述内壳的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进风口到所述内壳的轴线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绕线结构,所述定子组件嵌入所述内壳时,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绕线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设置多个,多个散热风道均匀布设于所述内壳。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底部设置有自所述容置槽的侧壁的内侧面向内凸起的第一凸台,所述定子组件的外周抵持于所述第一凸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间隔设置,形成一空腔,所述出风口的气流流向所述空腔。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朝向所述容置槽的一端设有延伸部,所述绕线结构位于所述延伸部内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形成有第二凸台,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凸台;所述延伸部于所述定子组件嵌入所述容置槽时,贴近所述第二凸台,且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延伸部内侧。


技术总结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无刷电机,电动机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和壳体,转子组件穿设于定子组件;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主风道;内壳的第一端形成有容置槽,内壳的第二端的外侧设置有风叶,风叶固定于转子组件的一端;定子组件的一端嵌入容置槽内;内壳开设有散热风道,散热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散热风道与主风道连通,且散热风道的出风口位于容置槽的槽底。由此一来,解决无刷电机工作时,定子组件线圈散热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坤驰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3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