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高强度的电缆保护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68474发布日期:2024-04-18 20:4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拉高强度的电缆保护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缆保护管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拉高强度的电缆保护管。


背景技术:

1、为了保护电缆,在安装电缆时,首先铺设电缆保护管,再将电缆穿过电缆保护管。

2、为了增强对电缆的保护,一般采用双层电缆保护管。

3、现有的双层电缆保护管的保护强度较高,但是当双层电缆保护管被破坏时,一般情况下,是双层电缆保护管的外管被破坏,而内管完好无损。但是现有的双层电缆保护管中外管与内管通过连接部件固定在一起,双层电缆保护管出厂后,外管与内管无法分开,导致双层电缆保护管外管损坏而内管完好的情况出现时,操作人员只能丢弃整个双层电缆保护管,导致内管无法被重新利用,导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拉高强度的电缆保护管,具有使拆卸后的内管达到二次使用的目的,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抗拉高强度的电缆保护管,包括保护管本体,所述保护管本体包括外管及内管,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中心轴与所述外管中心轴共线;

4、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通过连接组件拆装固定。

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四个连接块;

6、所述外管内周壁均匀设置有四组第一固定部,每组所述第一固定部均沿所述外管中心轴所在直线方向设置;

7、所述内管外周壁均匀设置有四组第二固定部,每组所述第二固定部均沿所述内管中心轴所在直线方向设置;

8、每组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两个第一挡块,两个所述第一挡块均设置在所述外管内周壁上;

9、每组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两个第二挡块,两个所述第二挡块均设置在所述内管外周壁上;

10、每组第一固定部中两个所述第一挡块之间的距离与每组第二固定部中两个所述第二挡块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每组第一固定部中两个所述第一挡块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连接块的长度相等;

11、每个所述第一挡块与对应所述连接块之间设置有拆装组件;

12、每个所述第二挡块与对应所述连接块之间也设置有拆装组件。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拆装组件包括螺栓,每个所述第一挡块及每个所述第二挡块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通孔;

14、每个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盲孔,所述螺纹通孔形状及位置与对应所述螺纹盲孔形状及位置均相对应;

15、所述螺栓穿过对应所述螺纹通孔及对应所述螺纹盲孔。

1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均设置有弧形连接板。

1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组第一固定部中两个所述第一挡块之间设置有挡板;

18、每组第二固定部中两个所述第二挡块之间也设置有挡板。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在外管及内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操作人员通过连接组件拆装外管与内管,使内管与外管形成两个独立的整体,当外管损坏而内管完好时,操作人员将完好的内管取出,使拆卸后的内管达到二次使用的目的,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21、2.通过在相邻的两个连接块之间设置有弧形连接板,使四个连接块形成一个整体,操作人员转动其中一个连接块时,达到使另外三个连接块同步转动的目的,加快操作人员拆装内管及外管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拉高强度的电缆保护管,包括保护管本体(1),所述保护管本体(1)包括外管(11)及内管(12),所述内管(12)设置在所述外管(11)内,所述内管(12)中心轴与所述外管(11)中心轴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高强度的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四个连接块(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拉高强度的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组件(5)包括螺栓(51),每个所述第一挡块(31)及每个所述第二挡块(41)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通孔(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拉高强度的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块(21)之间均设置有弧形连接板(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拉高强度的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每组第一固定部(3)中两个所述第一挡块(31)之间设置有挡板(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拉高强度的电缆保护管,包括保护管本体,所述保护管本体包括外管及内管,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中心轴与所述外管中心轴共线;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通过连接组件拆装固定。本技术涉及电缆保护管的技术领域。本技术具有使拆卸后的内管达到二次使用的目的,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杜传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铭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