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信号产生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9564发布日期:2024-02-20 21:2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流信号产生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直流信号转交流信号,具体涉及一种交流信号产生电路。


背景技术:

1、当电路系统中需要交流信号时,一般是由微处理器通过内部的dac(数模转换器)产生。微处理器是由正电压供电,所以微处理器片内dac产生的信号的特征是正值的、波形趋势类似正弦波的、带有阶梯状的数字信号。这样的数字信号需要再经过微处理器外围电路的偏置、滤波,才能产生所期待的交流信号。以上交流信号产生的方式十分占用微处理器的资源,而且还需要额外的外围电路的偏置及滤波的环节才能得到所需交流信号。

2、在对交流信号精度要求较高的系统中,可能会采用单独的dac模块,不仅成本会进一步上升,而且仍然需要外围电路的偏置及滤波电路配合才能最终产生所需的交流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流信号产生电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交流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电源模块u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第一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运放a1的同向输入端及第二电阻r2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电性连接gnd网络,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三电阻r3一端与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与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电性连接,第四电阻r4与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和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五电阻r5串联连接在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与模拟开关u2的a输入端之间,第六电阻r6串联连接在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与模拟开关u2的b输入端之间,模拟开关u2的c输入端连接gnd网络;

3、模拟开关u2的d端口与第三运放a3的同向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七电阻r7串联连接在第三运放a3的同向输入端与第四运放a4的反向输入端之间,第九电阻r9串联连接在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与第四运放a4的输出端之间,第八电阻r8一端与第四运放a4的同向输入端电性连接,第八电阻r8另一端与第四运放a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十四电阻r14一端与第四运放a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十四电阻r14另一端与第十五电阻r15一端电性连接,第十五电阻r15另一端与gnd网络电性连接,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与第十电阻r10一端电性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一电阻r11一端与第二电容c2一端,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容c1一端与第五运放a5的同向输入端,第一电容c1另一端连接gnd网络,第二电容c2另一端连接第五运放a5的输出端,第十三电阻r13与第五运放a5的输出端与第五运放a5的反向输入端电性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一端与第五运放a5的反向输入端电性连接,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与gnd网络电性连接,第三电容c3一端与第五运放a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4、优选的,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接口与模拟开关u2的数字接口电性连接。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6、本实用新型不使用微处理器片内dac或片外dac模块产生交流信号,而是采用一种电路结构并配合使用微处理器的普通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就可以产生波峰与波谷对称的高精度的交流信号。本实用新型既不占用微处理器的资源,也节省了单独dac模块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交流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直流电源模块u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第一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运放a1的同向输入端及第二电阻r2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电性连接gnd网络,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三电阻r3一端与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与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电性连接,第四电阻r4与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和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五电阻r5串联连接在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与模拟开关u2的a输入端之间,第六电阻r6串联连接在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与模拟开关u2的b输入端之间,模拟开关u2的c输入端连接gnd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接口与模拟开关u2的数字接口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直流信号转交流信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交流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电源模块U1、第一运放A1、第二运放A2、模拟开关U2、第三运放A3、第四运放A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组成的电路,实现把直流电源模块U1输出的低电压转换成交流信号的功能。模拟开关U2的d端口与第三运放A3同向输入端电性连接,A3输出端经R10和R11连接第五运放A5同向输入端,第三电容C3一端与A5输出端电性连接。本技术既不占用微处理器资源,也节省了单独DAC模块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白洪超,李尚,李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艾诺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