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3565发布日期:2024-03-22 10:2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输送干线,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母线槽。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物用电负荷随之急剧增加,原有的电线电缆因为其容量小、分支不方便、不便于集束管理等原因,在户内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母线槽已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电线电缆,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

2、现有的母线槽形状比较固定,不方便调节,不能根据内部母线的宽度和厚度去固定,从而降低了母线槽的普适性,而且在内部母线出现损坏时不能方便的拆卸外壳对内部母线进行更换,只能整个更换母线槽,造成资源浪费。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母线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母线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母线槽,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扣接在下壳体内,所述下壳体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切槽,所述下壳体上表面四角均设置有立柱,四个所述立柱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四个所述立柱侧壁均开设有导孔,所述导孔垂直第一滑槽设置并与之连通,所述立柱正对导孔的位置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下壳体两侧壁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下壳体两侧壁上表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三滑槽,所述下壳体两侧壁中部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上壳体底部开设有第二切槽,所述上壳体底部四角均设置有导柱,四个所述导柱侧壁均间隔设置有多个锁紧孔,所述上壳体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上壳体两侧壁中部均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四个所述导柱分别在四个第一滑槽内上下滑动,所述上壳体侧壁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围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活动设置有两个夹紧机构,两个所述夹紧机构正对设置。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凸起,所述上壳体顶部均布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凸起。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块、封盖和滑动柱,所述封盖设置在固定块侧壁,所述封盖另一端设置在立柱侧壁上,所述固定块侧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固定块另一侧壁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固定块侧壁开设有第三切槽,所述第三切槽与第三通孔连通,所述固定块侧壁开设有第四切槽,所述滑动柱包括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中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侧壁设置有阶梯轴,所述第一连接柱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柱一端穿过第三通孔并延伸到固定块外部,所述第一连接柱另一端依次穿过封盖和导孔深入到锁紧孔内,所述滑动槽底部和滑块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第一连接柱和阶梯轴的外圆周面上。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柱端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接有拉手,所述拉手外圆周面上转动设置有拉环。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板、第二连接柱、挡环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连接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依次穿过第三滑槽和第一通孔伸入到空腔内,所述夹板设置在空腔内,所述夹板侧壁中部开设有抵触孔,所述夹板侧壁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均为沉头孔,两个所述安装孔关于抵触孔中心对称,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端部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孔内,所述挡环滑动设置在第二连接柱上,所述挡环侧壁紧贴第一切槽内壁,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第二连接柱上,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安装孔与挡环之间,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一端穿过第二通孔后深入到抵触孔底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板侧壁中部设置有橡胶垫。

8、三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母线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导柱在四个第一滑槽内滑动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锁紧机构的滑动柱与锁紧孔分离,可以方便的调节上壳体在下壳体内滑动,直至空腔在高度方向将线芯牢牢固定,然后拉动拉环转动滑动柱,使得挡块正对第三切槽,松开拉环,滑动柱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沿着滑动槽滑动,进而使得第一连接柱穿过导孔深入到锁紧孔内将上壳体锁紧在下壳体上,同时,夹紧机构的夹板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压紧线芯的两端,将调节螺母旋合进第一螺纹孔内并穿过第二通孔,旋转调节螺母推动夹板压紧线芯,从而实现线芯的宽度方向固定,通过锁紧机构和夹紧机构分别实现线芯的高度和宽度方向固定,固定牢靠稳固,调节方便快捷,需要拆卸更换线芯时,只需将调节螺母拧出,拉动拉环将滑动柱的第一连接柱拉离锁紧孔,然后旋转滑动柱使得挡块抵触在第四切槽底部,然后将上壳体向上拉出使得上壳体与下壳体分离实现拆卸,拆卸方便快捷,便于更换线芯,不用整体更换母线槽,节约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的母线槽,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所述上壳体(2)扣接在下壳体(1)内,所述下壳体(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切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上表面四角均设置有立柱(12),四个所述立柱(12)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3),四个所述立柱(12)侧壁均开设有导孔(14),所述导孔(14)垂直第一滑槽(13)设置并与之连通,所述立柱(12)正对导孔(14)的位置设置有锁紧机构(3),所述下壳体(1)两侧壁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5),所述下壳体(1)两侧壁上表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三滑槽(16),所述下壳体(1)两侧壁中部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17),所述上壳体(2)底部开设有第二切槽(21),所述上壳体(2)底部四角均设置有导柱(22),四个所述导柱(22)侧壁均间隔设置有多个锁紧孔(23),所述上壳体(2)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24),所述上壳体(2)两侧壁中部均设置有第二通孔(25),所述第二通孔(25)直径大于第一通孔(24)的直径,四个所述导柱(22)分别在四个第一滑槽(13)内上下滑动,所述上壳体(2)侧壁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5)内,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1)围成一个空腔(7),所述空腔(7)内活动设置有两个夹紧机构(5),两个所述夹紧机构(5)正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凸起(18),所述上壳体(2)顶部均布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凸起(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3)包括固定块(31)、封盖(32)和滑动柱(33),所述封盖(32)设置在固定块(31)侧壁,所述封盖(32)另一端设置在立柱(12)侧壁上,所述固定块(31)侧壁开设有滑动槽(311),所述固定块(31)另一侧壁开设有第三通孔(312),所述固定块(31)侧壁开设有第三切槽(313),所述第三切槽(313)与第三通孔(312)连通,所述固定块(31)侧壁开设有第四切槽(314),所述滑动柱(33)包括第一连接柱(331),所述第一连接柱(331)中部设置有滑块(332),所述滑块(332)侧壁设置有阶梯轴(334),所述第一连接柱(331)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挡块(335),所述滑块(332)滑动设置在滑动槽(311)内,所述第一连接柱(331)一端穿过第三通孔(312)并延伸到固定块(31)外部,所述第一连接柱(331)另一端依次穿过封盖(32)和导孔(14)深入到锁紧孔(23)内,所述滑动槽(311)底部和滑块(332)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4),所述第一弹性件(34)套设在第一连接柱(331)和阶梯轴(334)的外圆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331)端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33),所述第二螺纹孔(333)内螺接有拉手(35),所述拉手(35)外圆周面上转动设置有拉环(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夹板(51)、第二连接柱(52)、挡环(53)和第二弹性件(54),所述第二连接柱(5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52)依次穿过第三滑槽(16)和第一通孔(24)伸入到空腔(7)内,所述夹板(51)设置在空腔(7)内,所述夹板(51)侧壁中部开设有抵触孔(511),所述夹板(51)侧壁开设有两个安装孔(512),两个所述安装孔(512)均为沉头孔,两个所述安装孔(512)关于抵触孔(511)中心对称,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52)端部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孔(512)内,所述挡环(53)滑动设置在第二连接柱(52)上,所述挡环(53)侧壁紧贴第一切槽(11)内壁,所述第二弹性件(54)套设在第二连接柱(52)上,所述第二弹性件(54)位于安装孔(512)与挡环(53)之间,所述第一螺纹孔(17)内螺接有调节螺母(4),所述调节螺母(4)一端穿过第二通孔(25)后深入到抵触孔(511)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51)侧壁中部设置有橡胶垫(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母线槽,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扣接在下壳体内,所述下壳体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切槽,所述下壳体上表面四角均设置有立柱,四个所述立柱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四个所述立柱侧壁均开设有导孔,所述导孔垂直第一滑槽设置并与之连通,所述立柱正对导孔的位置设置有锁紧机构,本技术通过四个导柱在四个第一滑槽内滑动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通过锁紧机构和夹紧机构分别实现线芯的高度和宽度方向固定,固定牢靠,调节方便快捷,需要更换线芯时,只需将调节螺母拧出,拉动拉环将滑动柱的第一连接柱拉离锁紧孔,然后将上壳体向上拉出使得上壳体与下壳体分离实现拆卸,拆卸方便快捷,便于更换线芯。

技术研发人员:朱光辉,李宏斌,尚松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安策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3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