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光伏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1、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太阳能面板设计的特殊的支架,一般材质有铝合金、碳钢及不锈钢。光伏支架具有多种分类方式,如按照连接方式分为焊接式和组装式,按照安装结构分为固定式和逐日式,按照安装地点分为地面式和屋面式等。
2、例如专利号为cn109743890b中国专利公开的夹式安装导轨,安装支架,以及安装太阳能模块的方法,安装支架组件包括上夹具件和下夹具件。上夹具件具有第一构件,第一构件限定管插入孔以及底部开口空间,并包括上部分紧固件。下夹具件具有第二构件,该第二构件具有下部分紧固件,该下部分紧固件配置为与上部分紧固件配合,使得下夹具件可附接到上夹具件上。
3、还描述了安装有框或无框太阳能模块的方法。安装导轨附接到安装组件的上夹具件上。然后,将上夹具件卡扣到扭矩管上。然后通过将下夹具件的下部分紧固件与上夹具件的上部分紧固件配合,将安装组件的下夹具件附接到上夹具件上。当附接上夹具件和下夹具件时,底部开口空间闭合,安装导轨固定至扭矩管上。
4、目前绝大部分民宅屋顶上的太阳能板采用的安装方式都与此类似,均是首先将导轨固定在安装位置,再通过支架的安装和太阳能模块的固定实现太阳能板的稳定安装,但是目前的太阳能支架需要纵横相连,为了提升防风性能,设计由较为复杂的防风压载结构,大大提升了整体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
2、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
3、技术效果:优化了光伏模块矩阵结构,改变整体构成和底座的连接方式,改善了光伏模块矩阵的倾斜角度,搭配防风板的使用,减少了对防风压载的结构要求;同时改变了防风压载的结构和类型,通过贯通架和分体架两种压载模式,在简化结构的同时保证了与原有复杂结构压载相同的稳定性,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用于安装光伏电池板,包括:
6、无块导轨,平行设有两条,固定在屋顶上,用于连接安装面并安装光伏电池板;
7、安装前脚和安装后脚,固定在底座两端,用于连接无块导轨与光伏电池板,并使光伏电池板两侧形成高度差;
8、安装座,套设在底座两端,用于连接安装前脚和安装后脚;
9、安装座包括安装主体,安装主体中空形成形状与无块导轨形状匹配的安装孔,安装主体两端向外形成有贴合安装面的延伸板;
10、无块导轨中空设置形成排水道,无块导轨套接于安装孔内。
11、进一步的,安装主体横截面呈梯形设置,安装主体外一侧面形成有固定凸块,固定凸块上穿设有螺栓,螺栓末端抵接于无块导轨侧面,用于紧固无块导轨。
12、前所述的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安装前脚和安装后脚底部均设有定位板,定位板穿设于安装座内,安装主体内顶面设有向内凸出设置的加强凸起,安装前脚和安装后脚均通过螺栓紧固在加强凸起位置。
13、前所述的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安装主体底面形成有固定口,通过螺栓与固定口的配合将安装主体紧固在安装面上。
14、前所述的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安装主体顶部两侧形成有向顶部凸出设置的限位条,两根限位条之间的间距大于安装前脚和安装后脚的宽度。
15、前所述的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无块导轨底部宽度大于顶部宽度,整体横截面为梯形结构。
16、前所述的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延伸板中间位置开设有应力槽。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中,无块导轨中空形成排水道,在安装后能够通过两侧的排水道进行积水的排放,避免积水、积雪对模块组寿命产生影响。在延伸板上开设应力槽,能够使模块组受风吹而产生晃动时,提供一定的形变量,防止晃动时形变产生的开裂或者变形影响;
19、(2)本实用新型中,加强凸起和固定凸起的设置,增加了凸起部位中安装座的强度,减少了螺纹孔的开设对安装座强度的影响;
20、(3)本实用新型中,优化了光伏模块矩阵结构,改变整体构成和底座的连接方式,改善了光伏模块矩阵的倾斜角度,搭配防风板的使用,减少了对防风压载的结构要求;同时改变了防风压载的结构和类型,通过贯通架和分体架两种压载模式,在简化结构的同时保证了与原有复杂结构压载相同的稳定性,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
1.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用于安装光伏电池板(4),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531)横截面呈梯形设置,所述安装主体(531)外一侧面形成有固定凸块(534),所述固定凸块(534)上穿设有螺栓,螺栓末端抵接于所述无块导轨(31)侧面,用于紧固所述无块导轨(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前脚(51)和所述安装后脚(52)底部均设有定位板(54),所述定位板(54)穿设于所述安装座(53)内,所述安装主体(531)内顶面设有向内凸出设置的加强凸起(535),所述安装前脚(51)和所述安装后脚(52)均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加强凸起(535)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531)底面形成有固定口(536),通过螺栓与固定口(536)的配合将所述安装主体(531)紧固在安装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531)顶部两侧形成有向顶部凸出设置的限位条(537),两根所述限位条(537)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安装前脚(51)和所述安装后脚(52)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块导轨(31)底部宽度大于顶部宽度,整体横截面为梯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模块矩阵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532)中间位置开设有应力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