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制冷机房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05934发布日期:2024-04-18 17:1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制冷机房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房控制,具体为一种高效制冷机房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1、电控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的控制柜(箱)。

2、在大型的商场中,或者公共室内区域中,为了提高制冷的效果,以及对安全的考虑,需要有专门的设备控制机房,同时为了操作的方便,会使用到专门的控制设备,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有利于实现对公共区域的制冷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制冷机房控制设备,具备有利于实现对公共区域的制冷设备进行控制的优点,解决了对制冷设备使用时为了操作的方便,会使用到专门的控制设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制冷机房控制设备,包括支撑块、箱体、中侧板和控制机,所述中侧板固定在箱体的内部一侧中间处,所述箱体的内部位于中侧板的一侧固定有主机,所述主机的前侧上端中间处镶嵌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背离主机的一侧两端分别镶嵌有按键和显示屏,所述箱体的内部背离主机的一侧等距固定有隔板,所述控制机固定在隔板的上端面中间处,所述箱体位于隔板的一侧两端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门框,所述门框的中间处镶嵌有钢化玻璃。

3、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块分别固定在箱体的下端面四角处。

4、优选的,所述中侧板的宽度与箱体的内部深度相等,所述主机的深度与箱体的深度相等。

5、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宽度小于箱体的内部深度,所述门框位于箱体和中侧板之间,所述门框位于隔板的外侧。

6、优选的,所述按键和显示屏通过导线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通过导线与主机电连接,所述主机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机电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机和控制机,有利于实现对制冷设备进行控制的效果,将不同区域的制冷设备用控制机放置在隔板上,且控制机均与主机相连接,在按键的作用下,可实现对控制机进行整体控制,以及分别对控制机进行控制,且控制的各种数据均显示在显示屏上。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制冷机房控制设备,包括支撑块(1)、箱体(2)、中侧板(7)和控制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侧板(7)固定在箱体(2)的内部一侧中间处,所述箱体(2)的内部位于中侧板(7)的一侧固定有主机(3),所述主机(3)的前侧上端中间处镶嵌有控制板(4),所述控制板(4)背离主机(3)的一侧两端分别镶嵌有按键(5)和显示屏(6),所述箱体(2)的内部背离主机(3)的一侧等距固定有隔板(9),所述控制机(8)固定在隔板(9)的上端面中间处,所述箱体(2)位于隔板(9)的一侧两端通过铰链(10)活动安装有门框(11),所述门框(11)的中间处镶嵌有钢化玻璃(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机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块(1)分别固定在箱体(2)的下端面四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机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侧板(7)的宽度与箱体(2)的内部深度相等,所述主机(3)的深度与箱体(2)的深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机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9)的宽度小于箱体(2)的内部深度,所述门框(11)位于箱体(2)和中侧板(7)之间,所述门框(11)位于隔板(9)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机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5)和显示屏(6)通过导线与控制板(4)电连接,所述控制板(4)通过导线与主机(3)电连接,所述主机(3)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机(8)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机房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制冷机房控制设备。其技术方案包括:支撑块、箱体、中侧板和控制机,所述中侧板固定在箱体的内部一侧中间处,所述箱体的内部位于中侧板的一侧固定有主机,所述主机的前侧上端中间处镶嵌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背离主机的一侧两端分别镶嵌有按键和显示屏,所述箱体的内部背离主机的一侧等距固定有隔板,所述控制机固定在隔板的上端面中间处,所述箱体位于隔板的一侧两端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门框,所述门框的中间处镶嵌有钢化玻璃,所述支撑块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块分别固定在箱体的下端面四角处。本技术有利于实现对公共区域的制冷设备进行控制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华利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5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