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线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80154发布日期:2024-04-30 16:5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路线束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束生产,具体为一种多路线束结构。


背景技术:

1、线束是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由绝缘护套、接线端子、导线及绝缘包扎材料等组成,线束是由若干电子导线组成。多路线束一般是指至少有两个信号输出端,如一个信号输入端和两个信号输出端的y型线束,为增加类似y型线束的多路线束的使用寿命,一般会将多路线束安装到保护管里,与y型线束的造型类似,保护管一般也呈y型。

2、可是上述现有的y型保护管,保护管一个线束分套管与线束主套管的夹角通常是固定的,线束只能按照特定的y型走势进行布线,线束分套管与线束主套管之间的夹角角度无法调节,多路线束的布线不够灵活。

3、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多路线束结构,用于解决线束分套管和线束主套管之间夹角固定使多路线束布线不灵活这一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路线束结构,包括包覆在线束本体表面的线束主套管和线束分套管,线束分套管的一端与线束主套管相连通,还包括固定套接在线束主套管表面的固定套、固定在线束分套管靠近线束主套管一端的转向管接头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软胶套,所述软胶套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套上,另一端固定在转向管接头上,所述转向管接头远离线束分套管的一端与固定套的侧面铰接。

4、优选的,所述固定套和转向管接头相对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置有连接耳,固定套和转向管接头相对面上方和下方的两组连接耳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转轴与线束主套管和线束分套管所在的平面垂直。

6、优选的,所述软胶套为软塑料套、硅胶套或软橡胶套。

7、优选的,所述转向管接头的转动角度为-60°至60°。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转向管接头能相对固定套转动,线束分套管和线束主套管之间的夹角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方便y型的线束灵活布置,根据连接不同的设备,以及在不同的设备环境中,灵活调节,使用的适配性更加广泛。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路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在线束本体表面的线束主套管(1)和线束分套管(5),线束分套管(5)的一端与线束主套管(1)相连通,还包括固定套接在线束主套管(1)表面的固定套(2)、固定在线束分套管(5)靠近线束主套管(1)一端的转向管接头(3)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软胶套(4),所述软胶套(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套(2)上,另一端固定在转向管接头(3)上,所述转向管接头(3)远离线束分套管(5)的一端与固定套(2)的侧面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2)和转向管接头(3)相对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置有连接耳(21),固定套(2)和转向管接头(3)相对面上方和下方的两组连接耳(21)之间均通过转轴(2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路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2)与线束主套管(1)和线束分套管(5)所在的平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路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套(4)为软塑料套、硅胶套或软橡胶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接头(3)的转动角度为-60°至6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线束结构,包括包覆在线束本体表面的线束主套管和线束分套管,线束分套管的一端与线束主套管相连通,还包括固定套接在线束主套管表面的固定套、固定在线束分套管靠近线束主套管一端的转向管接头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软胶套,所述软胶套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套上,另一端固定在转向管接头上,所述转向管接头远离线束分套管的一端与固定套的侧面铰接。本技术,转向管接头能相对固定套转动,线束分套管和线束主套管之间的夹角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方便Y型的线束灵活布置,根据连接不同的设备,以及在不同的设备环境中,灵活调节,使用的适配性更加广泛。

技术研发人员:夏国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宣城束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1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