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供电电路、电池包和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97252发布日期:2024-05-09 21:4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供电电路、电池包和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动力电池供电电路、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1、动力电池包的高压预充回路及主回路,主要依靠主负继电器、主正继电器和预充继电器来进行回路通断。上电时,先导通预充回路,即闭合主负继电器和预充继电器,这是由于动力电池包连接的外部负载存在有x电容,直接闭合主正继电器会产生大的冲击电流,由于预充回路上包含有预充电阻,可以使电流降至系统额定电流,当预充完成后,则闭合主正继电器,然后断开预充继电器,完成动力电池包的上电,对外进行动力输出。

2、目前,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和预充继电器采用单线圈模式继电器,通过对继电器内部的线圈通9-12v直流电源产生磁力,来实现继电器的接通和断开。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控制各个继电器线圈是否通电源,按预设控制顺序对各个继电器进行控制。

3、由于控制继电器一直吸合需要保持对线圈的供电,当外部直流电源在9v左右来回波动时,会造成继电器线圈产生的磁力不稳定,导致继电器的接触点来回弹跳,长时间则会造成继电器粘连无法断开。另外,当外部直流电源突然掉电,然后又瞬间恢复正常时,由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巡检周期较长约10ms,存在无法识别到外部供电异常情况,可能会继续保持主正、主负继电器闭合、预充继电器断开这一指令,造成主负继电器、主正继电器断开后瞬间闭合,由于外部存在x电容,会使主回路产生冲击电流,进而也会造成主正继电器或主负继电器粘连的情况。主正继电器或主负继电器的粘连,对于动力电池包的安全存在一定影响,且后期需要更换bdu(battery energy distribution unit,电池能量分配单元),造成企业成本损失。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可靠防止继电器粘连的动力电池供电电路,是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供电电路、电池包和动力装置,通过设置双线圈继电器作为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用以可靠的防止继电器粘连。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供电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动力电池组、主正继电器、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和主负继电器,其中,所述主正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均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用于在得电后使自身对应的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线圈用于在得电后使自身对应的继电器断开,所述主正继电器的触点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组的正极,所述主正继电器的触点的另一端连接高压输出接口的正输入端,所述预充继电器的触点与所述预充电阻串联后并联在所述主正继电器的触点的两端,所述主负继电器的触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负极和所述高压输出接口的负输入端。

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控制所述主正继电器、所述预充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通断;其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分别连接所述主正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预充继电器的线圈。

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动力电池组上电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使所述预充继电器的线圈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第一线圈得电,以使所述预充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闭合,在所述预充继电器的触点两端的压差小于预设压差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使所述主正继电器的第一线圈得电,以使所述主正继电器闭合,并使所述预充继电器的线圈失电,以使所述预充继电器断开。

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动力电池组下电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使所述主正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第二线圈得电,以使所述主正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断开。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连接预设低压电源,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所述预设低压电源,使所述主正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预充继电器的线圈得电。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低压通讯接口连接所述预设低压电源,所述主正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第二线圈还连接所述低压通讯接口。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还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串联在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负极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触点之间,所述分流器的第三端和第四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熔断器,所述熔断器串联在所述动力电池组的正极和所述主正继电器的触点之间。

10、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动力电池供电电路。

11、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动力装置,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包。

12、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动力电池供电电路包括动力电池组、主正继电器、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和主负继电器,其中,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均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用于在得电后使自身对应的继电器闭合,第二线圈用于在得电后使自身对应的继电器断开,主正继电器的触点的一端连接动力电池组的正极,主正继电器的触点的另一端连接高压输出接口的正输入端,预充继电器的触点与预充电阻串联后并联在主正继电器的触点的两端,主负继电器的触点的两端分别连接动力电池组的负极和高压输出接口的负输入端,以此通过控制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内部不同线圈通电,来实现继电器的断开和闭合,无需对第一线圈进行持续供电,即可使继电器持续闭合,从而降低了能耗,同时当线圈电源出现波动或者瞬间掉电情况时,仍使继电器保持稳定的闭合,避免了继电器的触点来回弹跳以及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瞬间闭合造成的冲击电流,从而可靠防止了继电器的粘连,提高了动力电池的供电可靠性,并降低了企业成本损失。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电池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动力电池组、主正继电器、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和主负继电器,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电池组上电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使所述预充继电器的线圈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第一线圈得电,以使所述预充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闭合,在所述预充继电器的触点两端的压差小于预设压差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使所述主正继电器的第一线圈得电,以使所述主正继电器闭合,并使所述预充继电器的线圈失电,以使所述预充继电器断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电池组下电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使所述主正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第二线圈得电,以使所述主正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断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连接预设低压电源,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所述预设低压电源,使所述主正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预充继电器的线圈得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低压通讯接口连接所述预设低压电源,所述主正继电器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第二线圈还连接所述低压通讯接口。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串联在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负极和所述主负继电器的触点之间,所述分流器的第三端和第四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熔断器,所述熔断器串联在所述动力电池组的正极和所述主正继电器的触点之间。

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供电电路。

10.一种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供电电路、电池包和动力装置,该电路包括:动力电池组、主正继电器、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和主负继电器,其中,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均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用于在得电后使自身对应的继电器闭合,第二线圈用于在得电后使自身对应的继电器断开,以此通过控制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内部不同线圈通电,来实现继电器的断开和闭合,当线圈电源出现波动或者瞬间掉电情况时,仍使继电器保持稳定的闭合,避免了继电器的触点来回弹跳以及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瞬间闭合造成的冲击电流,从而可靠防止了继电器的粘连,提高了动力电池的供电可靠性,并降低了企业成本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曹胜捷,刘欢,段有明,高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1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