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直驱电机的新型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96474发布日期:2024-04-23 11:13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节能直驱电机的新型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转子,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直驱电机的新型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转子铁芯固定方式复杂,不利于加工,且容易造成转子冲片错位,影响磁钢的装配甚至无法装配,不仅影响生产进度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现有的转子结构设计不合理,磁钢难以成型,漏磁现象严重,结构稳定性差,大大影响电机的性能,从而使电机能源浪费大,启动时间长、电流大,对电网冲击大,威胁其他设备运行,且压力波动大、噪音大,不利于生产。

3、因此,需要一种结构合理,结构稳定性强,使用稳定性强,节能节点,噪音小,利于生产的新型转子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简单,能提高加工效率,能够防止转子冲片错片现象,能够提高转子铁芯组装精度,降低磁钢组装难度的一种高效节能直驱电机的新型转子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效节能直驱电机的新型转子结构,包括转子芯轴,转子芯轴的外表面套设有转子冲片,转子冲片的外表面环形交错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槽齿和第二槽齿,转子冲片外表面上相应的第一槽齿和第二槽齿之间形成燕尾槽,燕尾槽内均安装有转子磁钢。

4、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5、所述转子芯轴的外表面设有凹槽,转子芯轴内表面凹槽内安装有平键,转子冲片的内表面也设有凹槽,转子冲片内凹槽与平键在转子芯轴内凸出部分相匹配,平键安装在转子芯轴与转子冲片内表面的凹槽内。

6、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子冲片迭压而成转子铁芯,转子铁芯的两端位置处设有固定环。

7、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槽齿和第二槽齿的横截面均呈倒等腰梯形结构。

8、进一步优化:所述燕尾槽相邻的第一槽齿和第二槽齿齿面为相同磁极。

9、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环上均安装有定位轴,固定环通过定位轴、螺栓与转子铁芯链接。

10、进一步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冲片内沿中心圆环绕均匀分布有多个固定孔。

11、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轴与固定环及转子铁芯上定位孔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1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定位轴设计,不仅加工方便,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能有效防止转子冲片错片现象,提高了转子铁芯组装精度,降低了磁钢组装难度。

13、并且该新型转子结构的结构设计合理,利于批量生产,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使得电机的磁路更加合理,提高了电机效率以及功率因数,节能节电,噪音小,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节能直驱电机的新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芯轴(1),转子芯轴(1)的外表面套设有转子冲片(7),转子冲片(7)的外表面环形交错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槽齿(10)和第二槽齿(11),转子冲片(7)外表面上相应的第一槽齿(10)和第二槽齿(11)之间形成燕尾槽(8),燕尾槽(8)内均安装有转子磁钢(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直驱电机的新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芯轴(1)的外表面设有凹槽,转子芯轴(1)内表面凹槽内安装有平键(5),转子冲片(7)的内表面也设有凹槽,转子冲片(7)内凹槽与平键(5)在转子芯轴(1)内凸出部分相匹配,平键(5)安装在转子芯轴(1)与转子冲片(7)内表面的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直驱电机的新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冲片(7)迭压而成转子铁芯(2),转子铁芯(2)的两端位置处设有固定环(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直驱电机的新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齿(10)和第二槽齿(11)的横截面均呈倒等腰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直驱电机的新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8)相邻的第一槽齿(10)和第二槽齿(11)齿面为相同磁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直驱电机的新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6)上均安装有定位轴(3),固定环(6)通过定位轴(3)、螺栓与转子铁芯(2)链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直驱电机的新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冲片(7)内沿中心圆环绕均匀分布有多个固定孔(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直驱电机的新型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3)与固定环(6)及转子铁芯(2)上定位孔(9)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直驱电机的新型转子结构,包括转子芯轴,转子芯轴的外表面套设有转子冲片,转子冲片的外表面环形交错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槽齿和第二槽齿,转子冲片外表面上相应的第一槽齿和第二槽齿之间形成燕尾槽,燕尾槽内均安装有转子磁钢;本技术结构合理,结构稳定性强,使用稳定性强,节能节点,噪音小,利于生产的新型转子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胜,刘辉,常付玉,李宁,李致宇,张婕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5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