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00816发布日期:2024-06-27 11:5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车辆,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持式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便携的通讯工具。为了满足手持式终端的充电需求,汽车上一般设置有充电接口或者是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由于无需插拔充电线,成为用户越来越推崇的充电选择。

2、现有车载无线充电装置中,充电支撑面一般为固定的平面,导致手持式终端的显示屏角度不可调节,难以满足不同身高驾驶员的视觉需求,驾驶员需要将手持式终端取下来才能清楚的查看屏幕上的信息,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支撑面无法调节导致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结构,设置在车身内饰板上,所述车身内饰板上设有安装口;所述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包括:

3、无线充电基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口处;

4、驱动器,隐藏设置在所述车身内饰板的内部;所述驱动器电连接有驱动开关;以及

5、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无线充电基体与所述驱动器的动力输出轴之间,且位于所述车身内饰板的内部。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7、主动传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以及

8、从动传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无线充电基体上,且与所述主动传动件连接;

9、其中,所述主动传动件的转动轴线、所述从动传动件的转动轴线分别与所述无线充电基体的转动轴线平行。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动传动件为输入齿轮,所述从动传动件为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的啮合部位背离所述无线充电基体。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器为电机,且所述驱动器通过第一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车身内饰板上。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充电基体包括:

14、面板主体,内嵌于所述安装口处;以及

15、支撑框体,与所述面板主体连接;所述支撑框体伸入所述车身内饰板的内部,且与所述车身内饰板转动连接;

16、其中,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体上。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主体为矩形板结构;所述支撑框体包括:

18、两个侧板,分别连接在所述面板主体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两个所述侧板均通过转轴与所述车身内饰板转动连接;以及

19、端板,连接在所述面板主体的另一个侧边上;所述端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相接;

20、其中,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上,且所述转轴及所述传动组件均远离所述端板。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开关为拨扭开关,所述拨扭开关设置在所述车身内饰板上。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开关为电子触碰开关,所述电子触碰开关设置在车辆触控屏幕上。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车载无线充电结构,通过驱动器可控制传动组件运行,从而带动无线充电基体绕其转动部位发生偏转,以调节无线充电基体的固定角度;而且驱动器自身具备自锁功能,当驱动器停止运行后,驱动器和传动组件锁止,使得无线充电基体的位置锁定,使用者无需取下手持式终端也能查看屏幕,满足视觉需求。

2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可调节无线充电基体的固定角度,满足不同人员的使用需求,且使用者无需取下手持式终端也能清楚的查看屏幕,保证使用便捷性的同时,有效提升了使用体验感。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结构,设置在车身内饰板(5)上,所述车身内饰板(5)上设有安装口(5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传动件为输入齿轮(31),所述从动传动件为输出齿轮(32),所述输入齿轮(31)与所述输出齿轮(32)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齿轮(31)与所述输出齿轮(32)的啮合部位背离所述无线充电基体(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基体(1)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主体(11)为矩形板结构;所述支撑框体(12)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2)为电机,且所述驱动器(2)通过第一安装结构(71)固定在所述车身内饰板(5)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开关(4)为拨扭开关,所述拨扭开关设置在所述车身内饰板(5)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开关(4)为电子触碰开关,所述电子触碰开关设置在车辆触控屏幕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结构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无线充电基体、驱动器及传动组件;无线充电基体转动设置在安装口处;驱动器隐藏设置在车身内饰板的内部;驱动器电连接有驱动开关;传动组件连接在无线充电基体与驱动器的动力输出轴之间,且位于车身内饰板的内部。本技术通过驱动器可控制传动组件运行,从而带动无线充电基体绕其转动部位发生偏转,以调节无线充电基体的固定角度;而且驱动器自身具备自锁功能,当驱动器停止运行后,驱动器和传动组件锁止,使得无线充电基体的位置锁定,使用者无需取下手持式终端也能查看屏幕,满足视觉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建,李少宁,谭明彬,马恩标,高芝宝,周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