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钳位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104347发布日期:2024-05-28 19:2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钳位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源电路,具体为一种电源钳位电路。


背景技术:

1、车载设备因为接在车载电池上,在车辆熄火的情况下会一直消耗电池的电量,为确保车载电池不过度放电,车载设备在检测到电池电压低于门槛电压时需要彻底关断工作电路。

2、但车载电池在负载关断后有电压回弹的特性,普通钳位电路在电池电压低于门槛值时关断后端电路,此时电池电压回弹后又高于门槛电压,钳位电路又开启后端电路,如此反复循环开关,会造成电池过度放电以及设备运行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有效解决电路反复循环开关问题,避免造成电池过度放电并增强设备运行稳定性的一种电源钳位电路。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电源钳位电路,包括滞回电路,所述滞回电路包括阴极与电源输入端连接的第一稳压管d10,所述第一稳压管d10的阳极连接有第二稳压管d18和第一三极管q28,所述第二稳压管d18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28并联,所述第二稳压管d18的阴极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28发射极均与所述第一稳压管d10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d18的阳极与第一三极管q28的集电极连接并连接有第一电阻r334,所述第一三极管q28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295连接有第二三极管q14,所述第二三极管q14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电阻r295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14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128与地连接,且所述第一电阻r334与第二电阻r128串联后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14的发射极与地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14的集电极还通过第四电阻r1连接有场效应管q29,所述第四电阻r1与所述场效应管q29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9的栅极与所述场效应管q29的源极之间连接有第五电阻r286,所述场效应管q29的源极与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9的漏极与电源输出端连接。

4、进一步,所述滞回电路连接有高压关断电路,所述高压关断电路包括发射极与电源输入端连接的第三三极管q50,所述第三三极管q50的集电与所述场效应管q29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50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r21连接有第四三极管q35,所述第四三极管q35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六电阻r21的一端联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3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35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r315与电容c163并联后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35的基极连接有第三稳压管d3,所述第三稳压管d3的阳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35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稳压管d3的阴极通过第八电阻r305与电源输出端连接。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6、在实际应用中,本电路的开启电压阈值通过第一稳压管d10与第二稳压管d18以及第二三极管q14导通时第二电阻r128两端电压设置,关断电压阈值通过第一稳压管d10与第二三极管q14导通时第二电阻r128两端电压设置,且开启电压阈值与关断电压阈值的差值可通过改变第二稳压管d18两端电压实现调节;上电时,当输入电压从0v上升且输入电压小于开启电压时,第一电阻r334与第二电阻r128分压,第二电阻r128两端的电压低于第二三极管q14的pn结导通电压,第二三极管q14截止,场效应管q29的栅极无法对地形成回路,场效应管q29截止,输出电压为0v;

7、当输入电压大于等于开启电压时,第二电阻r128两端电压达到第二三极管q14的pn结正偏导通电压,第二三极管q14导通,第二三极管q14与第四电阻r1、第五电阻r286构成回路,场效应管q29导通,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由于第二三极管q14导通,第一三极管q28导通;

8、当输入电压下降时,只要输入电压大于等于关断电压阈值,第一三极管q28就处于导通状态,输出电压保持与输入电压相等状态,当输入电压降低到小于关断电压阈值时,第二电阻r128两端电压低于第二三极管q14的pn结导通电压,第二三极管q14截止,第一三极管q28截止,进而场效应管q29截止,输出电压被关断为0v;

9、当输入电压持续下降,第二三极管q14和第一三极管q28保持截止状态,场效应管q29也保持截止状态,输出电压依然为0v;

10、采用滞回电路,将开启电压和关断电压阈值分开,在输入电压高于开启电压阈值时开启电源,低于关断电压阈值时关闭电源,输入电压在开启电压阈值和关断电压阈值之间的缓冲区时,输出电压保持原有状态不变。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电路反复循环开关问题,避免造成电池过度放电并增强设备运行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滞回电路,所述滞回电路包括阴极与电源输入端连接的第一稳压管d10,所述第一稳压管d10的阳极连接有第二稳压管d18和第一三极管q28,所述第二稳压管d18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28并联,所述第二稳压管d18的阴极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28发射极均与所述第一稳压管d10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d18的阳极与第一三极管q28的集电极连接并连接有第一电阻r334,所述第一三极管q28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295连接有第二三极管q14,所述第二三极管q14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电阻r295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14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128与地连接,且所述第一电阻r334与第二电阻r128串联后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14的发射极与地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14的集电极还通过第四电阻r1连接有场效应管q29,所述第四电阻r1与所述场效应管q29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9的栅极与所述场效应管q29的源极之间连接有第五电阻r286,所述场效应管q29的源极与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9的漏极与电源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滞回电路连接有高压关断电路,所述高压关断电路包括发射极与电源输入端连接的第三三极管q50,所述第三三极管q50的集电与所述场效应管q29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50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r21连接有第四三极管q35,所述第四三极管q35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六电阻r21的一端联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3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35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r315与电容c163并联后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35的基极连接有第三稳压管d3,所述第三稳压管d3的阳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35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稳压管d3的阴极通过第八电阻r305与电源输出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源电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源钳位电路,包括滞回电路,所述滞回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第一稳压管连接有第二稳压管和第一三极管,第二稳压管与第一三极管连接并连接有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通过第三电阻连接有第二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与第三电阻连接,第二三极管通过第二电阻与地连接,且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串联后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通过第四电阻连接有场效应管,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栅极与场效应管的源极之间连接有第五电阻,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电源输入端连接,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本技术有效解决电路反复循环开关问题,避免造成电池过度放电并增强设备运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然,翁伟民,伍景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首航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2
技术公布日:2024/5/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