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充电宝,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宝。
背景技术:
1、充电宝即移动电源(mobile power pack,mpp),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一般由锂电芯作为储电单元,使用方便快捷。
2、现有的充电宝散热效果较差,导致充电宝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与移动终端产生的热量传递,导致充电宝和移动终端的温度升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充电宝。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宝,包括:
3、壳体,限定出容纳腔,沿第一方向,所述壳体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以在所述壳体中形成气流通道;
4、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壳体连接;
5、风机,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风机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中设有至少一个磁体。
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盖、下盖和外壳;
8、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两相对侧;
9、所述上盖的边缘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
10、所述外壳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
11、进一步地,所述下盖的边缘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二凸起;
12、所述外壳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
13、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具有间隔。
14、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上盖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上盖背离所述下盖的一侧。
15、进一步地,所述凸台朝向所述下盖的一侧限定出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有磁体。
16、进一步地,沿第二方向,所述壳体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数据接口和数据线;
17、所述数据接口和所述数据线分别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18、所述数据线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朝向所述壳体;
19、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20、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存储芯片,所述存储芯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21、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中设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下盖和所述控制板之间,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22、沿第三方向的投影,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朝向设置在所述下盖的显示区;
23、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相互垂直。
24、进一步地,所述下盖的顶角处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下盖朝向所述上盖的一侧;
25、所述控制板的顶角处设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柱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以对所述控制板形成限位。
2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容纳腔中设置风机,以通过风机在运行的过程中,提升容纳腔中气体的流通速度,以在气流通道中形成气流,使得外部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一连接孔进入到容纳腔中,并从第二连接孔排出,使充电宝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随着气流排出,从而实现对充电宝的散热,使得充电宝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相对恒温的状态,提升充电宝的散热效率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1.一种充电宝,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中设有至少一个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下盖和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边缘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二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上盖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上盖背离所述下盖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朝向所述下盖的一侧限定出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有所述磁体。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壳体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数据接口和数据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存储芯片,所述存储芯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中设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下盖和所述控制板之间,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顶角处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下盖朝向所述上盖的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