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度发电机组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155379发布日期:2025-03-07 11:3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及电力调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度发电机组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组的调度一直是一个核心且复杂的问题。传统的发电机组调度方法往往基于固定的规则和简单的预测模型,难以充分适应不断变化的用电负荷和外部影响因子。这导致在某些情况下,用电负荷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同时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经济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更为先进的发电机组调度方法。其中,通过引入先进的算法模型和优化技术,以实现更为精准和高效的发电机组调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然而,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平衡调度的精准性和计算的复杂性,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本发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通过获取发电机组的历史负荷数据和外部影响因子,输入到机组调度算法模型中,并考虑需求响应及网架优化的配网潮流调度优化模型,本发明旨在得到发电机组的最优开停状态组合,以更好地适应用电负荷的变化。同时,本发明还进一步确定了发电机组的调峰方案,并利用非同调原理对电网结构进行优化,从而释放网架的功率传输能力,提升配网潮流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度发电机组的方法,旨在解决传统调度方法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用电负荷和外部影响因子的问题,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经济性和安全经济性。具体地,本发明通过获取发电机组的历史负荷数据和外部影响因子,并输入到机组调度算法模型中,以得到发电机组的最优开停状态组合,从而更好地适应用电负荷的变化。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度发电机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首先,获取发电机组的历史负荷数据和外部影响因子,这些数据能够反映发电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接着,将这些数据输入到机组调度算法模型中,该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发电机组的开停状态进行优化。通过考虑需求响应及网架优化的配网潮流调度优化模型,得到发电机组的最优开停状态组合,使得用电负荷能够更好地适应。此外,本发明还进一步确定了发电机组的调峰方案,利用非同调原理对电网结构进行优化,从而释放网架的功率传输能力。最后,采用matlab软件调用cplex求解器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求解,以满足发电机组出力约束,并通过交叉迭代的方式,直到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最终选取总成本最低的调度方案。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5、首先,通过获取并处理发电机组的历史负荷数据和外部影响因子,本发明能够更为精准地预测和适应用电负荷的变化,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其次,通过优化发电机组的开停状态及调峰方案,本发明能够提升配网潮流运行的经济性,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最后,通过对电网结构的优化和功率传输能力的提升,本发明能够提高配网运行的安全经济性,减少电力系统的故障风险。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实用的调度发电机组的方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调度发电机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度发电机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发电机组的调峰方案,利用非同调原理对电网结构进行优化,释放网架的功率传输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度发电机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matlab软件调用cplex求解器对所优化的机组调度算法模型进行求解,以满足发电机组出力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度发电机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求解结果经过交叉迭代,直到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最终选取总成本最低的调度方案。

5.一种电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力系统通过实时获取并处理发电机组的历史负荷数据和外部影响因子,以动态调整发电机组的开停状态和调峰方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发电机组的开停状态和调峰方案,实现电网结构的优化和功率传输能力的提升。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调度发电机组的方法在电力调度领域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度发电机组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发电机组的历史负荷数据和外部影响因子,将这些数据输入到机组调度算法模型中,以考虑需求响应及网架优化的配网潮流调度优化模型为基础,得到发电机组的最优开停状态组合,从而使得用电负荷能够更好地适应。同时,本发明还确定了发电机组的调峰方案,利用“非同调”对电网结构进行优化,进一步释放了网架的功率传输能力。采用MATLAB软件调用Cplex求解器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求解,以满足发电机组出力约束。通过交叉迭代的方式,直到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最终选取总成本最低的调度方案。本发明的实施,不仅提升了配网潮流运行的经济性,而且显著提高了配网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茂,卢潇,张超,任启峰,胡付民,吕泽伟,杜晓雪,杨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怀远县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