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般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光伏发电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其发电量具有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这给电力系统的稳定供电带来了挑战。
2、相关技术中,光伏发电系统在功率分配上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充分考虑到电器设备的实际用电情况和线路的承载能力,导致在光伏发电不足时无法有效利用市电进行补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解决未能充分考虑到电器设备的实际用电情况和线路的承载能力,导致在光伏发电不足时无法有效利用市电进行补充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所述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包括:
3、根据各光伏发电站的特征参数,所述光伏发电站所在区域的光照强度以及温度,确定所述光伏发电站的预期功率,其中,所述特征参数包括光伏板布局信息、倾角数据、最大功率点中至少一个;
4、获取各所述光伏发电站与市电接口的线路数据;
5、基于智能插座获取各用电设备的实时用电量;
6、根据所述预期功率、所述线路数据以及所述实时用电量映射至时间序列,确定电量波动数据;
7、确定低于预设阈值的所述电量波动数据为第一时段,以及不低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所述电量波动数据为第二时段;
8、根据相邻所述第一时段以及所述第二时段的比值确定预期电量;
9、于所述预期电量大于接入阈值的时间点位控制市电接入。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光伏发电站的特征参数,所述光伏发电站所在区域的光照强度以及温度,确定所述光伏发电站的预期功率的步骤,包括:
11、根据各所述光伏发电站的光伏板坐标以及光伏板间隔确定所述光伏板布局信息;
12、获取光伏板的倾斜角度的均值作为所述倾角数据;
13、根据所述光伏发电站的历史发电量确定所述最大功率点;
14、根据所述光伏板布局信息、所述倾角数据、所述最大功率点、所述光照强度以及所述温度确定所述预期功率。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光伏板布局信息、所述倾角数据、所述最大功率点、所述光照强度以及所述温度确定所述预期功率的步骤,包括:
16、根据所述光伏板布局信息、所述倾角数据以及所述光照强度确定所述光伏发电站的预期光照能量;
17、根据所述温度确定的修正系数更新所述预期光照能量;
18、根据更新后的所述预期光照能量作为正向因子,所述最大功率点作为负向因子进行规划,确定所述预期功率。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各所述光伏发电站与市电接口的线路数据的步骤,包括:
20、获取各个所述光伏发电站之间的第一线路数据;
21、获取各个所述光伏发电站与蓄能设备之间的第二线路数据;
22、获取所述蓄能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的第三线路数据;
23、获取所述市电接口与所述蓄能设备之间的第四线路数据;
24、根据所述第一线路数据、所述第二线路数据、所述第三线路数据以及所述第四线路数据,确定所述线路数据。
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智能插座获取各用电设备的实时用电量的步骤,包括:
26、通过云服务获取各所述智能插座的第一实时用电量;
27、根据各所述智能插座所属工作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额外实时用电量;
28、根据所述第一实时用电量以及所述额外实时用电量确定所述实时用电量。
2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期功率、所述线路数据以及所述实时用电量映射至时间序列,确定电量波动数据的步骤,包括:
30、获取所述预期功率以及所述实时用电量确定的调度策略;
31、根据所述调度策略以及所述线路数据确定功率差值;
32、将所述功率差值映射至所述时间序列,确定所述电量波动数据。
3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低于预设阈值的所述电量波动数据为第一时段,以及不低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所述电量波动数据为第二时段的步骤之前,包括:
34、根据预设值,或者所述市电接口对应位置信息的历史电量缺口数据,确定所述预设阈值。
3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相邻所述第一时段以及所述第二时段的比值确定预期电量的步骤,包括:
36、确定各所述第一时段以及第二时段的电量均值;
37、根据相邻所述第一时段以及所述第二时段的电量均值的比值,确定比值序列;
38、基于时域滑动滤波处理所述比值序列确定第一预期功率;
39、基于所述第一预期功率生成初始种群,并对所述初始种群执行交叉变异操作,确定时间序列对应的所述预期电量。
40、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设备,所述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所述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的步骤。
41、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的程序,所述实现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的步骤。
4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本申请首先通过根据各光伏发电站的特征参数,所述光伏发电站所在区域的光照强度以及温度,确定所述光伏发电站的预期功率,其中,所述特征参数包括光伏板布局信息、倾角数据、最大功率点中至少一个;获取各所述光伏发电站与市电接口的线路数据;基于智能插座获取各用电设备的实时用电量;根据所述预期功率、所述线路数据以及所述实时用电量映射至时间序列,确定电量波动数据;确定低于预设阈值的所述电量波动数据为第一时段,以及不低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所述电量波动数据为第二时段;根据相邻所述第一时段以及所述第二时段的比值确定预期电量;于所述预期电量大于接入阈值的时间点位控制市电接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未能充分考虑到电器设备的实际用电情况和线路的承载能力,导致在光伏发电不足时无法有效利用市电进行补充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市电并网准确性,保证用电稳定的技术效果。
1.一种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光伏发电站的特征参数,所述光伏发电站所在区域的光照强度以及温度,确定所述光伏发电站的预期功率的步骤,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光伏板布局信息、所述倾角数据、所述最大功率点、所述光照强度以及所述温度确定所述预期功率的步骤,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所述光伏发电站与市电接口的线路数据的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智能插座获取各用电设备的实时用电量的步骤,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期功率、所述线路数据以及所述实时用电量映射至时间序列,确定电量波动数据的步骤,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低于预设阈值的所述电量波动数据为第一时段,以及不低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所述电量波动数据为第二时段的步骤之前,包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相邻所述第一时段以及所述第二时段的比值确定预期电量的步骤,包括:
9.一种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方法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