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光伏支架设计,更确切地说,它涉及一种适用于高腐蚀地区的玄武岩纤维构件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1、光伏支架用于支撑光伏发电组件,为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器械之一,其成本约占电站建设总成本的8%~15%,其结构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对光伏发电项目影响重大。为减少对既有耕地的占用,已出现较多的水面光伏、盐田光伏、滩涂光伏和漂浮光伏电站,这类电站对光伏支架的抗腐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光伏支架常采用镀锌钢支架,传统热镀锌防腐在高盐、强腐蚀环境下需考虑较大的镀层厚度,方案经济性差且镀锌质量较难保证;而镀铝镁锌防腐尚未通过时间检验,高盐环境下使用依旧存在风险。
2、玄武岩纤维构件,重量轻,密度约为钢材的1/4;强度高,抗拉强度可超过1000mpa;耐酸碱,耐腐蚀;可设计性强,结合设计方案进行针对性加工。利用玄武岩纤维构件设计光伏支架可大幅发挥其材料相应性能,在环境腐蚀性较强环境中的光伏电站中具有广泛前景。
3、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建设,遵循节约优先的原则,在综合考虑光能资源、场址、环境等建设条件的同时,应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土地,尽量利用未利用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腐蚀地区的玄武岩纤维构件光伏支架,包括:管桩、立柱、斜梁、斜撑和檩条;
2、其中,在所述斜梁上,按照光伏组件的安装宽度布置檩条;所述檩条用于连接光伏组件,承受光伏组件的重量;所述立柱与所述管桩和所述斜梁相连,所述斜撑与所述斜梁固定连接;所述立柱、斜梁、斜撑和檩条均为玄武岩纤维构件。
3、作为优选,所述管桩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4、作为优选,所述立柱包括前立柱和后立柱,立柱的截面为c型,所述立柱通过上下两个抱箍与管桩相连接,其中抱箍与立柱间采用打孔螺栓固定;立柱顶端与斜梁通过打孔螺栓固定。
5、作为优选,所述斜撑包括前斜撑和后斜撑,斜撑的截面为c型,斜撑两端采用打孔螺栓分别与斜梁和下方的抱箍固定。
6、作为优选,所述斜梁为c型截面,斜梁的侧面通过螺栓连接立柱和斜撑,斜梁的顶面通过螺栓连接檩条。
7、作为优选,多根檩条平行布置在斜梁上,檩条截面为箱型;檩条的下端与斜梁通过螺栓连接,檩条的上端与光伏面板通过铝合金压块连接。
8、作为优选,设置有横担以连接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横担位于抱箍的上方。
9、作为优选,光伏组件每条长边上有二个点与檩条连接,一块光伏组件共有4个点与檩条连接固定。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除管柱采用混凝土外,其余构件均为玄武岩纤维构件,可充分发挥玄武岩构件的耐腐蚀性能,此光伏支架可适用于高腐蚀地区的盐田地区,大大降低后期维护保养成本。玄武岩纤维构件密度约为钢材的1/4,在满足同等受力条件下,玄武岩纤维构件的光伏支架比钢结构支架要轻得多,可降低安装运输成本。
1.一种适用于高腐蚀地区的玄武岩纤维构件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桩、立柱、斜梁、斜撑和檩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腐蚀地区的玄武岩纤维构件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腐蚀地区的玄武岩纤维构件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包括前斜撑和后斜撑,斜撑的截面为c型,斜撑两端采用打孔螺栓分别与斜梁和下方的抱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高腐蚀地区的玄武岩纤维构件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为c型截面,斜梁的侧面通过螺栓连接立柱和斜撑,斜梁的顶面通过螺栓连接檩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高腐蚀地区的玄武岩纤维构件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多根檩条平行布置在斜梁上,檩条截面为箱型;檩条的下端与斜梁通过螺栓连接,檩条的上端与光伏面板通过铝合金压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高腐蚀地区的玄武岩纤维构件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光伏组件每条长边上有二个点与檩条连接,一块光伏组件共有4个点与檩条连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