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线束护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92444发布日期:2024-12-03 11:4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器线束护线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束限制,具体为一种控制器线束护线槽。


背景技术:

1、在电机工作中,需要通过控制器控制其按照设定的方向、速度、角度、响应时间进行工作,因此,在将电机安装在某一工作位置后,也需配套安装控制器。

2、因安装环境的限制,以及便于人工操作,电机和控制器一般会相隔一定距离放置,且控制器几乎位于工作人员能够轻易触及的地方。因此,就需要通过铺设线束连接电机和控制器。目前,在对线束进行布置时,都是依靠扎带进行捆绑固定,这种用扎带进行捆绑的方式,在整个设备工作中极有可能因振动导致线束与周围的零部件摩擦,造成线束磨损。且在装配时线束不能按照预想的路径走线,这样的线束布置不仅不美观,而且可靠性较低。同时控制器组装时,也会铺设较多线路,这写线路也是通过扎带捆绑,同时存在线束磨损的问题。

3、虽然,市场上出现了用于限制线束的线槽,比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9546145u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的线槽,但是,上述专利提供的线槽,以及其他类型的线槽不便根据使用环境调整自身状态,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器线束护线槽,旨在改善控制器与电机连接的线束通过扎带捆绑极易与其它零件摩擦导致损坏,以及现有线槽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控制器线束护线槽,包括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连接件,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连接件相连,连接件可被折弯形变;在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的内侧设置有压线板,压线板可调节设置在线槽的侧壁上,线槽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器件,固定器件可插入预设的孔洞内。

3、优选的,连接件可设置为橡胶板,连接件的断面与线槽的断面相同,且均设置为匚型结构。

4、优选的,线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扣槽,卡扣槽沿着线槽的高度方向设置,且上端设置为开口。

5、优选的,压线板的端部设置有卡扣板,卡扣板上螺纹贯穿设置有螺纹杆,且卡扣板和螺纹杆均位于卡扣槽内。

6、优选的,固定器件包括柱体和倒勾,柱体垂直设置在线槽的底部,倒勾倾斜设置在柱体的下端。

7、优选的,固定器件包括升降螺柱、内螺纹管和形变壳,形变壳设置为上下贯通的锥台壳结构,且上端与内螺纹管相连,同时下端设置有多条分割孔,升降螺柱螺纹贯穿内螺纹管设置,且下端伸入锥台壳内。

8、优选的,内螺纹管垂直设置在线槽的底部,升降螺柱的上端贯穿线槽的底部设置,且上端面设置有多边形槽。

9、优选的,第一线槽包括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第二线槽包括第三拼接板和第四拼接板,连接件也包括两部分,且两部分分别与第一拼接板、第三拼接板、第二拼接板、第四拼接板相同,第一拼接板与第三拼接板的断面相同,第二拼接板和第四拼接板的断面相同。

10、优选的,第四拼接板上固定设置有插杆,且贯穿设置有调节螺杆,第三拼接板上设置有插槽和螺纹孔,调节螺杆的端部螺纹插入螺纹孔内,插杆的端部插入插槽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设置连接件和设置拼接板,为实现线槽状态的调节提供支撑,为该装置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提供便利,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有效限制了线束的位置,改变了现有线槽实用性较低的现状。

13、本实用新型升降设置压线板,为稳定抵压线束提供支撑,设置固定器件,实现该装置稳定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器线束护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槽(1)、第二线槽(3)和连接件(2),所述第一线槽(1)和第二线槽(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连接件(2)相连,所述连接件(2)可被折弯形变;在所述第一线槽(1)和第二线槽(3)的内侧设置有压线板(4),所述压线板(4)可调节设置在线槽的侧壁上,所述线槽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器件(5),所述固定器件(5)可插入预设的孔洞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线束护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可设置为橡胶板,所述连接件(2)的断面与线槽的断面相同,且均设置为匚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线束护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扣槽(37),所述卡扣槽(37)沿着线槽的高度方向设置,且上端设置为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线束护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板(4)的端部设置有卡扣板(42),所述卡扣板(42)上螺纹贯穿设置有螺纹杆(41),且所述卡扣板(42)和螺纹杆(41)均位于卡扣槽(37)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线束护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件(5)包括柱体(51)和倒勾(52),所述柱体(51)垂直设置在线槽的底部,所述倒勾(52)倾斜设置在柱体(51)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线束护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件(5)包括升降螺柱(53)、内螺纹管(54)和形变壳,所述形变壳设置为上下贯通的锥台壳结构,且上端与内螺纹管(54)相连,同时下端设置有多条分割孔(55),所述升降螺柱(53)螺纹贯穿内螺纹管(54)设置,且下端伸入锥台壳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线束护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管(54)垂直设置在线槽的底部,所述升降螺柱(53)的上端贯穿线槽的底部设置,且上端面设置有多边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线束护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槽(1)包括第一拼接板(11)和第二拼接板(12),所述第二线槽(3)包括第三拼接板(31)和第四拼接板(32),所述连接件(2)也包括两部分,且两部分分别与第一拼接板(11)、第三拼接板(31)、第二拼接板(12)、第四拼接板(32)相同,所述第一拼接板(11)与第三拼接板(31)的断面相同,所述第二拼接板(12)与第四拼接板(32)的断面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线束护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拼接板(32)上固定设置有插杆(34),且贯穿设置有调节螺杆(33),所述第三拼接板(31)上设置有插槽(36)和螺纹孔(35),所述调节螺杆(33)的端部螺纹插入螺纹孔(35)内,所述插杆(34)的端部插入插槽(36)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器线束护线槽,包括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连接件,所述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可被折弯形变;在所述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的内侧设置有压线板,所述压线板可调节设置在线槽的侧壁上,所述线槽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器件,所述固定器件可插入预设的孔洞内;本技术设置连接件和设置拼接板,为实现线槽状态的调节提供支撑,为该装置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提供便利,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有效限制了线束的位置,改变了现有线槽实用性较低的现状。

技术研发人员:秦伟兵,李飞,姚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02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