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线束固定,具体为一种汽车高压线束防磨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电源和用电器之间需要采用高压线束连接,而高压线束一般由两根或三根线缆组成。高压线束粗且硬,装配相对困难,且线缆在装配过程中因其固定位置较少所以极易出现扭曲现象,因此需要安装线束固定装置对高压线束进行固定。
2、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高压线束防磨损固定装置【申请号:cn202120835657.5】。这种汽车高压线束防磨损固定装置,包括:橡胶弹性体约束结构和金属压紧结构;橡胶弹性体约束结构上设有多个线束孔,橡胶弹性体约束结构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一体式活动结构,橡胶弹性体约束结构的打开面连通线束孔;金属压紧结构将橡胶弹性体约束结构压紧固定在汽车车身上。
3、该专利中公开的装置可对线束进行固定,以减少车辆在长时间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对线束造成的损伤,但是该装置通过螺栓将金属压紧结构安装于车身上,以此通过金属压紧结构对橡胶弹性体约束结构的位置进行固定的方式在使用时,若需要对线束进行检修或更换,工作人员需要对螺栓进行反复拧动,螺栓与车身之间的连接易因螺栓的反复拧动而出现滑丝的情况,以致于易影响该装置后续对线束进行固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高压线束防磨损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高压线束防磨损固定装置,包括u型架、顶板以及高压线束本体,还包括:
3、固定连接于u型架表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u型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橡胶弹性体,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橡胶弹性体;
4、固定连接于顶板表面的空心框,所述空心框的顶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心框的底部与u型架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板并开设有开槽,所述导向板的表面安装有定位机构;
5、开设于u型架顶部的定位槽,所述u型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空心框的表面与矩形板的表面相接触。
6、优选的,所述空心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表面与卡槽的内壁相接触。
7、优选的,所述空心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高度与空心框的高度相等。
8、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表面开设有导向槽的定位板、固定连接于定位板表面的延伸板以及两端分别与开槽和延伸板固定连接的拉簧,所述定位板的表面与空腔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导向板的表面与导向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延伸板的表面与空腔的内壁相接触。
9、优选的,所述下橡胶弹性体的顶部以及上橡胶弹性体的底部均开设有存放槽,所述高压线束本体的表面与存放槽的内壁相接触。
10、优选的,所述下橡胶弹性体与上橡胶弹性体的材质相同,且均为硅橡胶。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可直接通过锁紧螺栓将u型架和安装板安装于车身上,以备后续对线束进行固定使用,同时本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对顶板和空心框进行安装便可通过上橡胶弹性体与下橡胶弹性体的配合使用对高压线束本体的位置进行固定,而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高压线束本体进行检修或更换时,仅需通过调整定位机构的状态便可解除对高压线束本体的固定,在此过程中,锁紧螺栓无需调整,解决了现有的部分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反复拧动螺栓对金属压紧结构进行固定的方式在长期使用后,易出现螺栓滑丝并影响对线束固定效果的问题。
1.一种汽车高压线束防磨损固定装置,包括u型架(1)、顶板(7)以及高压线束本体(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高压线束防磨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15),所述卡块(15)的表面与卡槽(6)的内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高压线束防磨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16),所述辅助板(16)的高度与空心框(9)的高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高压线束防磨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13)包括表面开设有导向槽(14)的定位板(131)、固定连接于定位板(131)表面的延伸板(132)以及两端分别与开槽(11)和延伸板(132)固定连接的拉簧(133),所述定位板(131)的表面与空腔(10)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导向板(12)的表面与导向槽(14)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延伸板(132)的表面与空腔(10)的内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高压线束防磨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橡胶弹性体(3)的顶部以及上橡胶弹性体(8)的底部均开设有存放槽,所述高压线束本体(17)的表面与存放槽的内壁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高压线束防磨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橡胶弹性体(3)与上橡胶弹性体(8)的材质相同,且均为硅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