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型防水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88067发布日期:2024-05-09 21:3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M型防水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型防水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1、m型防水支架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光伏系统的防水支架,通常应用于户用光伏棚。光伏棚在安装时,是将m型防水支架安装到不锈钢框架上后,再将光伏组件安装在m型防水支架上,然而由于光伏组件通常使用螺钉安装在m型防水支架上,当光伏组件损坏需要从m型防水支架上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时,需要先将螺钉拆卸下来,操作存在不便,且耗费时间,导致光伏组件维修效率低下,较为不便。

2、因此,现在研发出了一种能够对光伏组件进行夹持安装,便于快速装卸光伏组件,提高光伏组件维修效率的m型防水支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当光伏组件损坏需要从m型防水支架上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时,需要先将螺钉拆卸下来,操作存在不便,且耗费时间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光伏组件进行夹持安装,便于快速装卸光伏组件,提高光伏组件维修效率的m型防水支架装置。

2、技术方案如下:一种m型防水支架装置,包括有侧架、m型防水板、末端隔板、桁架和分流机构,侧架有两个,侧架之间连接有m型防水板,m型防水板前侧连接有末端隔板,m型防水板前后两部上侧均连接有桁架,桁架上设有能够对水进行分流的分流机构。

3、作为优选,分流机构包括有压制扭柄、斜弧对接夹、横轨、交接轨和顶罩,桁架中部均螺纹式连接有压制扭柄,压制扭柄上均卡接有斜弧对接夹,斜弧对接夹之间连接有横轨,横轨上连接有交接轨,交接轨上滑动式连接有顶罩,转动压制扭柄,带动斜弧对接夹向下移动,使得横轨和交接轨向下从移动,直至顶罩与光伏组件接触,使得光伏组件固定在桁架与顶罩之间。

4、作为优选,还包括有透光机构,透光机构包括有长夹杆、滑块、推杆和玻璃孔板,末端隔板左右两部前侧均连接有长夹杆,m型防水板左右两部后侧也均连接有长夹杆,长夹杆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上均连接有推杆,推杆之间连接有玻璃孔板,玻璃孔板与m型防水板接触,根据光伏棚透光需求,滑动调节滑块在长夹杆上的位置,带动推杆移动,使得玻璃孔板在m型防水板上移动,调节玻璃孔板与m型防水板透光点的重合度。

5、作为优选,m型防水板上设有透光点。

6、作为优选,压制扭柄上设有旋钮。

7、作为优选,顶罩为弧形结构。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压制扭柄,带动斜弧对接夹向下移动,使得横轨和交接轨向下从移动,直至顶罩与光伏组件接触,使得光伏组件固定在桁架与顶罩之间,达到了能够对光伏组件进行夹持安装,便于快速装卸光伏组件,提高光伏组件维修效率的效果。

9、2、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调节滑块在长夹杆上的位置,带动推杆移动,使得玻璃孔板在m型防水板上移动,调节玻璃孔板与m型防水板透光点的重合度,达到了能够调节m型防水板的透光度,便于满足光伏棚的不同透光需求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m型防水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侧架(1)、m型防水板(2)、末端隔板(3)、桁架(4)和分流机构(5),侧架(1)有两个,侧架(1)之间连接有m型防水板(2),m型防水板(2)前侧连接有末端隔板(3),m型防水板(2)前后两部上侧均连接有桁架(4),桁架(4)上设有能够对水进行分流的分流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型防水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透光机构(6),透光机构(6)包括有长夹杆(61)、滑块(62)、推杆(63)和玻璃孔板(64),末端隔板(3)左右两部前侧均连接有长夹杆(61),m型防水板(2)左右两部后侧也均连接有长夹杆(61),长夹杆(61)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62),滑块(62)上均连接有推杆(63),推杆(63)之间连接有玻璃孔板(64),玻璃孔板(64)与m型防水板(2)接触,根据光伏棚透光需求,滑动调节滑块(62)在长夹杆(61)上的位置,带动推杆(63)移动,使得玻璃孔板(64)在m型防水板(2)上移动,调节玻璃孔板(64)与m型防水板(2)透光点的重合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型防水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m型防水板(2)上设有透光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型防水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制扭柄(51)上设有旋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型防水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顶罩(55)为弧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型防水支架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光伏组件进行夹持安装,便于快速装卸光伏组件,提高光伏组件维修效率的M型防水支架装置。一种M型防水支架装置,包括有侧架、M型防水板、末端隔板和桁架等,侧架有两个,侧架之间连接有M型防水板,M型防水板前侧连接有末端隔板,M型防水板前后两部上侧均连接有桁架。本技术通过转动压制扭柄,带动斜弧对接夹向下移动,使得横轨和交接轨向下从移动,直至顶罩与光伏组件接触,使得光伏组件固定在桁架与顶罩之间,达到了能够对光伏组件进行夹持安装,便于快速装卸光伏组件,提高光伏组件维修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涂鸿镭,熊丽平,曹文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南飞防火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1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