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机芯的筒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42882发布日期:2025-03-28 17:3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机芯的筒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刷电机制作,尤其指一种安装机芯的筒体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510371570.6名称为《模压树脂外壳的直流无刷电机》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压树脂外壳的直流无刷电机,模塑马达的轴承不会被电腐蚀,模压树脂外壳的直流无刷电机含有一个定子,所述定子的定子铁芯上绕有线圈,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形成的外壳覆盖在电机的外层,成型树脂具有电绝缘性,接地电极由金属构成,通过金属托架和外壳连接到定子铁芯上,这样电流流过定子铁芯和托架到达外部,以防止电腐蚀和轴承的劣化。然而,该无刷电机的轴承安装结构还有改造空间,因此该无刷电机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转轴轴承安装牢固、安装位置使用寿命长的安装机芯的筒体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安装机芯的筒体结构,包括用于定位定子和转子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一端开口上能脱卸地设置有端盖,在所述端盖的中部设置有转子轴承的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中部设置有能穿过转子转轴的安装槽通孔,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开口上间隔地凸设有肋条,所述肋条与用于固定转子轴承的定位套相固定,在所述定位套的中部设置有能穿过转子转轴的定位套通孔。

3、作为改进,所述肋条可优选为三根,三根肋条的设置位置在俯视投影图上的连线恰好为等边三角形。

4、进一步改进,所述肋条可优选呈倒l形,所述肋条的一端与定位套的外壁相固定,所述肋条的另一端与筒体开口相固定,筒体开口与肋条端部连接位置是能增加固定强度的圆弧形结构。

5、进一步改进,所述肋条的转角可优选为圆弧角。

6、作为改进,所述筒体可优选包括同心设置的外筒体和内筒体,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通过间隔分布的导流板连接在一起。

7、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板可优选是螺旋状的板体。

8、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筒体的一端可优选高于内筒体的一端,与转子一端连接的风扇位于外筒体内壁与内筒体一端开口围成的腔体中。

9、作为改进,所述转子可优选包括转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平衡块、第二平衡块、磁环、弹簧,所述第一轴承、第一平衡块、磁环、第二平衡块、弹簧、第二轴承依次套在转轴上。

10、作为改进,在所述定子上可优选分布有接线脚,所述接线脚接通定子的定子冲片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架在定位套上。

11、进一步改进,所述端盖的端部可优选直接顶触在定子冲片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肋条直接将定位套与壳体固定在一起,肋条的拉力能够抵消装入轴承时产生的冲击力,保障了轴承室的装配强度,满足了轴承安装要求。肋条均匀分布,受力均匀,还有,筒体开口与肋条端部连接位置是能增加固定强度的圆弧形结构,进一步增强了连接强度,提高了筒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安装机芯的筒体结构,包括用于定位定子(3)和转子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一端开口上能脱卸地设置有端盖(5),在所述端盖(5)的中部设置有转子轴承的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中部设置有能穿过转子转轴的安装槽通孔,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开口上间隔地凸设有肋条(21),所述肋条(21)与用于固定转子轴承的定位套(22)相固定,在所述定位套(22)的中部设置有能穿过转子转轴的定位套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21)为三根,三根肋条(21)的设置位置在俯视投影图上的连线恰好为等边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21)呈倒 l 形,所述肋条(21)的一端与定位套(22)的外壁相固定,所述肋条(21)的另一端与筒体开口相固定,筒体开口与肋条端部连接位置是能增加固定强度的圆弧形结构(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21)的转角为圆弧角。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同心设置的外筒体(1)和内筒体(2),外筒体(1)和内筒体(2)之间通过间隔分布的导流板(11)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1)是螺旋状的板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的一端高于内筒体(2)的一端,与转子一端连接的风扇(4)位于外筒体内壁与内筒体一端开口围成的腔体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轴(6)、第一轴承(61)、第二轴承(62)、第一平衡块(63)、第二平衡块(64)、磁环(65)、弹簧(66),所述第一轴承(61)、第一平衡块(63)、磁环(65)、第二平衡块(64)、弹簧(66)、第二轴承(62)依次套在转轴(6)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子(3)上分布有接线脚(31),所述接线脚(31)接通定子(3)的定子冲片和控制电路板(7),所述控制电路板(7)架在定位套(2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的端部直接顶触在定子冲片上。


技术总结
一种安装机芯的筒体结构,包括用于定位定子和转子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开口上能脱卸地设置有端盖,在所述端盖的中部设置有转子轴承的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中部设置有能穿过转子转轴的安装槽通孔,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开口上间隔地凸设有肋条,所述肋条与用于固定转子轴承的定位套相固定,在所述定位套的中部设置有能穿过转子转轴的定位套通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肋条直接将定位套与壳体固定在一起,肋条的拉力能够抵消装入轴承时产生的冲击力,保障了轴承室的装配强度,满足了轴承安装要求。肋条均匀分布,受力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魏龙年,夏琪,沈禹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舟山晨光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3
技术公布日:2025/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