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机构及快速绝缘凹槽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46667发布日期:2025-02-06 17:2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机构及快速绝缘凹槽夹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气,特别是一种固定机构及快速绝缘凹槽夹。


背景技术:

1、在电工作业中,常常需要对带电导线和线鼻进行短时的绝缘隔离,通常是用绝缘胶带,但此类操作需要撕扯胶带并进行缠绕包扎,在有线鼻的情况下包扎手续更为繁琐,而且恢复接线时还要去除胶带,操作相对繁琐,在绝缘隔离操作时不能兼顾速度和安全,并且绝缘胶带不能够重复利用,较为浪费。

2、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固定机构及快速绝缘凹槽夹,能够快速对带电导线和线鼻进行绝缘隔离,拆除方便,并且可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快速固定和拆除方便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组件,它能够快速固定带电导线和线鼻,将它们绝缘隔离,并且拆除方便。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机构,其包括,夹持组件,包括上夹持板、设置于上夹持板底端的下夹持板,以及设置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的按压部;以及,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一侧的两组固定部、分别设置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另一侧的两组定位部,以及设置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外侧中部的两组顶升件。

5、作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按压部包括穿过上夹持板与下夹持板固定连接的上门型构件,以及穿过下夹持板并与上夹持板固定连接的下门型构件;其中,所述上门型构件与上夹持板滑动连接,所述下门型构件与下夹持板滑动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部与定位部结构相同;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的固定轴、活动设置在固定轴上的固定件、活动设置在固定轴上并滑动设置在固定件顶端的限位环,以及设置固定件和限位环之间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固定轴的中段设置有螺纹,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设置有相应的定位孔,两组定位孔内分别设置有两组固定轴。

7、作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与固定轴螺纹连接的固定环,以及与固定环转动连接并对称设置的两组限位杆。

8、作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环上设置有与限位杆相适配并对称设置的两组限位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固定环上的圆形滑槽,以及设置在限位环的底端并对称设置的两组滑块;其中,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升件包括设置在上夹持板与上门型构件之间的第一顶升弹簧,以及设置在下夹持板与下门型构件之间的第二顶升弹簧。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夹持板和固定组件,能够将带电导线和线鼻固定,使得它们绝缘隔离,并且能够快速分开上、下夹持板,拆除方便。

12、鉴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不能绝缘隔离直径小于导线放置槽的带电导线、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绝缘凹槽夹包括固定机构,以及,凹槽组件,所述凹槽组件设置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所述凹槽组件包括设置在上夹持板、下夹持板之间并对称设置的两组导线放置槽,以及设置在上夹持板、下夹持板之间并对称设置的两组线鼻放置槽;以及,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两组导线放置槽内并对称设置的两组挤压板、分别与两组挤压板相连并分别设置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内部的两组传动件,以及与传动件分别设置在两组固定轴内的动力件。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快速绝缘凹槽夹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件包括与挤压板固定连接的弹性件,以及与弹性件固定连接的斜块;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与挤压板连接内杆、套接在内杆上的外杆,以及设置内杆和外杆之间的伸缩弹簧;所述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内均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定位槽,两组定位槽内分别滑动设置有两组斜块。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快速绝缘凹槽夹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动力件包括设置在固定轴内并与固定轴螺纹连接的调节杆,以及与调节杆底端相连并与斜块相抵触的压块;其中,所述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内均设置有竖向的稳定槽,两组稳定槽分别与两组压块滑动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调节组件和凹槽组件,能够调节挤压板之间的距离,将直径小于导线放置槽的带电导线绝缘隔离,并且可重复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103)包括穿过上夹持板(101)与下夹持板(102)固定连接的上门型构件(103a),以及穿过下夹持板(102)并与上夹持板(101)固定连接的下门型构件(103b);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01)与定位部(202)结构相同;所述固定部(201)包括设置在上夹持板(101)和下夹持板(102)之间的固定轴(201a)、活动设置在固定轴(201a)上的固定件(201b)、活动设置在固定轴(201a)上并滑动设置在固定件(201b)顶端的限位环(201c),以及设置固定件(201b)和限位环(201c)之间的连接件(201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01b)包括与固定轴(201a)螺纹连接的固定环(201b-1),以及与固定环(201b-1)转动连接并对称设置的两组限位杆(201b-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201c)上设置有与限位杆(201b-2)相适配并对称设置的两组限位槽(201c-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1d)包括设置在固定环(201b-1)上的圆形滑槽(201d-1),以及设置在限位环(201c)的底端并对称设置的两组滑块(201d-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件(203)包括设置在上夹持板(101)与上门型构件(103a)之间的第一顶升弹簧(203a),以及设置在下夹持板(102)与下门型构件(103b)之间的第二顶升弹簧(203b)。

8.一种快速绝缘凹槽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固定机构,以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绝缘凹槽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402)包括与挤压板(401)固定连接的弹性件(402a),以及与弹性件(402a)固定连接的斜块(402b);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快速绝缘凹槽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403)包括设置在固定轴(201a)内并与固定轴(201a)螺纹连接的调节杆(403a),以及与调节杆(403a)底端相连并与斜块(402b)相抵触的压块(403b);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固定机构及快速绝缘凹槽夹。其包括,夹持组件,包括上夹持板、设置于上夹持板底端的下夹持板,以及设置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的按压部;以及,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固定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一侧的两组固定部、分别设置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另一侧的两组定位部,以及设置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外侧中部的两组顶升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上、下夹持板和固定组件,能够将带电导线和线鼻固定,使得它们绝缘隔离,并且能够快速分开上、下夹持板,拆除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肖闯,骆佳勇,张欢,李能昌,周静位,李家汉,吉元涛,马殿勋,汪巍,林奕秀,赵思意,孙文猛,龙杰,陈思源,张琴,卓磊,晏永飞,沈金亮,施泰和,黄远为,袁雪青,潘科宇,李国蓬,张丽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8
技术公布日:20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