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线电机扭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67470发布日期:2025-02-11 12:17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扁线电机扭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扁线电机制造,特别涉及一种扁线电机扭头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新能源行业产品更新换代较快,企业需要一款成本低、换型快的扁线电机扭头打样设备。由于技术进步,电机定子的扁线层数越来越多,导致扭头装置中的扭头模层数变多。

2、扭头装置中的扭头模的更换,是影响产品换型成本的主要因素。而现有的扭头模均为多层同扭式结构,换型时操作复杂,换型、调试时间长,且制造成本高,不适用于新产品开发打样、测试用。

3、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换型快的扁线电机扭头装置,以节省换型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线电机扭头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扁线电机扭头装置换型慢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扁线电机扭头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内扭头模;外扭头模,供所述内扭头模套入;驱动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内扭头模与所述外扭头模均可拆卸安装且同轴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且所述内扭头模与所述外扭头模的轴线为所述驱动件的旋转轴线;锁紧组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腔室,且所述内扭头模、所述外扭头模以及所述驱动件均至少部分轴向限位于所述腔室内。

3、可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腔室的盖板,以及可限制所述盖板沿所述驱动件的轴向移动的锁紧件。

4、可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压块和螺栓,所述盖板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压块配合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5、可选的,所述锁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锁紧件沿所述底座的周向均匀分布。

6、可选的,所述内扭头模向外延伸有第一凸缘,所述外扭头模向外延伸到有第二凸缘,所述驱动件、所述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和所述盖板依次叠设。

7、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法兰,具有供内扭头模周向与径向限位安装的第一限位结构;第二法兰,具有供外扭头模周向与径向限位安装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叠设在所述腔室内,且所述第一法兰的外周面与所述腔室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的外周面与所述腔室的内壁转动连接。

8、可选的,所述驱动件还包括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连接,所述底座具有开孔,所述驱动块自所述开孔伸出所述腔室。

9、可选的,所述第一凸缘远离所述第二凸缘的径向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圆柱凸台,所述第一凸缘远离所述第二凸缘的径向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上与所述第一圆柱凸台相配合的第一圆形台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上与所述第一凸块相配合的第一凹槽。

10、可选的,所述第二凸缘靠近所述第一凸缘的径向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圆柱凸台,所述第二凸缘靠近所述第一凸缘的径向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上与所述第二圆柱凸台相配合的第二圆形台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上与所述第二凸块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11、可选的,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一凸缘靠近所述第二凸缘的径向端面相接触。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扁线电机扭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由于外扭头模供所述内扭头模套入,驱动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内扭头模与所述外扭头模均可拆卸安装且同轴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且所述内扭头模与所述外扭头模的轴线为所述驱动件的旋转轴线,因此,所述内扭头模0和所述外扭头模之间的径向间隙均匀,且所述内扭头模和所述外扭头模可同步转动,因此当扁线电机的扁线插入内扭头模和所述外扭头模之间的径向间隙后,可通过内扭头模和所述外扭头模同步转动驱动扁线扭转;由于锁紧组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腔室,且所述内扭头模、所述外扭头模以及所述驱动件均至少部分轴向限位于所述腔室内,因此,解锁所述锁紧组件即可使外扭头模和所述内扭头模相对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底座沿所述驱动件的轴向移动,如此,扁线电机扭头装置的拆装方便,从而可加速换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扁线电机扭头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腔室的盖板,以及可限制所述盖板沿所述驱动件的轴向移动的锁紧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电机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压块和螺栓,所述盖板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压块配合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线电机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锁紧件沿所述底座的周向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电机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扭头模向外延伸有第一凸缘,所述外扭头模向外延伸到有第二凸缘,所述驱动件、所述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和所述盖板依次叠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扁线电机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扁线电机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连接,所述底座具有开孔,所述驱动块自所述开孔伸出所述腔室。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扁线电机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远离所述第二凸缘的径向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圆柱凸台,所述第一凸缘远离所述第二凸缘的径向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上与所述第一圆柱凸台相配合的第一圆形台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上与所述第一凸块相配合的第一凹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扁线电机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缘靠近所述第一凸缘的径向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圆柱凸台,所述第二凸缘靠近所述第一凸缘的径向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上与所述第二圆柱凸台相配合的第二圆形台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上与所述第二凸块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扁线电机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一凸缘靠近所述第二凸缘的径向端面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扁线电机扭头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内扭头模;外扭头模,供所述内扭头模套入;驱动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内扭头模与所述外扭头模均可拆卸安装且同轴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且所述内扭头模与所述外扭头模的轴线为所述驱动件的旋转轴线;锁紧组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腔室,且所述内扭头模、所述外扭头模以及所述驱动件均至少部分轴向限位于所述腔室内。本技术可以节省换型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杨田,陈明,郑明敢,王建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11
技术公布日:2025/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