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光伏,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
背景技术:
1、太阳能光伏板的安装角度可以影响到其吸收日照辐射的效果,从而影响光伏发电的效率。在北半球的地区,冬季日晒时间较短,冬季光伏板应该设置为比较陡峭的角度,这个角度一般设置在30°以上;夏季日晒时间较长,太阳高度角比较高,夏季光伏板角度的选择就要考虑到日照时间长,为了防止夏季高温导致传热损失过多,需要设置成较为平缓的角度,夏季角度设置在20°左右较为适合。
2、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光伏板通常是通过混凝土块配合型材固定支撑在屋顶的顶部,这种安装方式使得光伏板只能够保持一种倾斜角度,无法根据季节变化而对其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影响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根据需要对光伏板的角度,保证发电效率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光伏板,所述支撑框的一端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前支腿,所述支撑框的另一端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后支腿,所述支撑框的一端与所述前支腿相铰接,所述后支腿上铰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框上背离所述光伏板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用于沿所述支撑框移动调节所述支撑架上背离所述后支腿的一端部的位置。
3、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具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框的底部,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支撑架上背离所述后支腿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杆的两端铰接。
4、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均垂直滑动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框的底部。
5、所述支撑框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导杆长度相对应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开设有条形槽口,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条形槽口内部的所述滑板上固定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滑板与所述滑动槽之间锁定或释放的螺母。
6、所述支撑架呈“h”字型结构。
7、所述支撑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横杆,所述光伏板可拆卸固定装配在所述横杆上。
8、所述前支腿及所述后支腿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预埋板。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中,前支腿及后支腿均采用预埋的方式固定在建筑顶部的混凝土块中,前支腿对支撑框的一端支撑,后支腿通过支撑架对支撑框的另一端进行支撑;
11、(2)通过升降调节机构沿支撑框移动调节所述支撑架上背离所述后支腿的一端部的位置,能够改变支撑架上端与支撑框之间的支点位置,实现对支撑框的角度调节,进而实现对设置在支撑框上的光伏板角度调节,在实施时能够根据季节调节光伏板角度,保证发电效率。
1.一种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光伏板,所述支撑框的一端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前支腿,所述支撑框的另一端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后支腿,所述支撑框的一端与所述前支腿相铰接,所述后支腿上铰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框上背离所述光伏板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用于沿所述支撑框移动调节所述支撑架上背离所述后支腿的一端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具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框的底部,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支撑架上背离所述后支腿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杆的两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均垂直滑动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框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导杆长度相对应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开设有条形槽口,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条形槽口内部的所述滑板上固定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滑板与所述滑动槽之间锁定或释放的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呈“h”字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横杆,所述光伏板可拆卸固定装配在所述横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及所述后支腿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预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