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32419发布日期:2025-04-25 17:04阅读: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缆防护,具体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主要由叶片,发电机,机械部件和电气部件组成,在风力发电机组中,在发电机至塔筒内部敷设的主动力电缆数量较多,需要通过电缆对产生的电流进行传导。但风力发电机组常安装在较高的位置,发电机组发电通过电缆输送至蓄电池,在此过程中,电缆设置在塔身内,处于悬空状态。

2、授权公告号为cn21877156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护装置,包括定位环,定位环的边侧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电缆防护装置,防护壳一的内壁上和防护壳二的内壁上均固定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减震柱,减震柱的端部固定设有毛刷板,定位柱底部的边侧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防护壳一和防护壳二,使电缆能够整齐排放,易于电缆散热,对电缆起到限位防护作用,防护壳一和防护壳二通过卡槽和卡槽柱连接在一起,方便拆卸,易于对单独的电缆进行检修、养护或者更换。

3、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由于电缆设置在塔身内,处于悬空状态,上述电缆防护装置的设置不能将电缆稳定防护,以防电缆发生坠落,对电缆具有一定的损伤,防护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护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板,其上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有多组防护台,防护台上开设有过线口,防护台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与过线口相对应的导向杆,防护台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设置在过线口的侧端;上稳定机构,其设置在防护台顶端并且与其中一组导向杆相靠近,用于将不同尺寸的线缆夹持限位;以及下稳定机构,其设置在防护台底端并且与另一组导向杆相靠近,下稳定机构与上稳定机构的结构一致,用于将不同尺寸的线缆再一次夹持限位。

3、优选的,防护台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加强杆,加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孔。

4、优选的,两组导向杆分别设置在过线口的左右侧的上下两端。

5、优选的,上稳定机构包括支撑杆,其通过螺栓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限位座,其安装在支撑杆顶端;螺杆,其一端安装在限位座的一端,螺杆外部滑动套设有调节板,调节板的另一端安装有抵接板;弹性件,其套设在螺杆的外部,弹性件设为弹簧,弹性件的一端与限位座相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板相连接;以及螺纹座,其螺纹套设在螺杆上,螺纹座与调节板相抵接。

6、优选的,限位座和抵接板均设为弧形,限位座和抵接板上相对的一侧壁均设置有防护垫。

7、优选的,多组防护台的下方并且位于安装板上设置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支架,其通过螺栓与安装板相连接,支架上设置有驱动组件;安装框,其设置在驱动组件上,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沿着支架进行水平方向往复运动;以及散热扇,其设置在安装框上,并且与各组导向杆相对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组防护台便于将电缆梳理,避免发生缠绕造成多组电缆之间温度聚集难以散出;通过上稳定机构、下稳定机构以及导向杆的设置,便于将不同直径的电缆进行多重夹持限位,提升电缆与防护台连接稳定性,避免发生松动导致坠落,安全性更高,并且导向杆便于将电缆上的热量进行传导,与散热机构相互配合,便于将电缆上的热量排出,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台(2)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加强杆(3),加强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导向杆(202)分别设置在过线口(201)的左右侧的上下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稳定机构(4)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座(402)和抵接板(405)均设为弧形,限位座(402)和抵接板(405)上相对的一侧壁均设置有防护垫(40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防护台(2)的下方并且位于安装板(1)上设置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缆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板、上稳定机构以及下稳定机构;防护台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与过线口相对应的导向杆,防护台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安装座;上稳定机构设置在防护台顶端并且与其中一组导向杆相靠近,用于将不同尺寸的线缆夹持限位;下稳定机构用于将不同尺寸的线缆再一次夹持限位。本技术通过上稳定机构、下稳定机构以及导向杆的设置,便于将不同直径的电缆进行多重夹持限位,提升电缆与防护台连接稳定性,避免发生松动导致坠落,安全性更高,并且导向杆便于将电缆上的热量进行传导,与散热机构相互配合,便于将电缆上的热量排出,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富胤,李映,张博,徐嘉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清洁能源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624
技术公布日:2025/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