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编码结构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60383发布日期:2025-04-18 15:53阅读:2来源:国知局
具有编码结构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编码结构的电机。


背景技术:

1、直线电机内部使用螺杆、螺母驱动结构,将螺母旋转运动直接转化为螺杆直线运动,简化旋转运动到直线运动的转化过程、简化电机结构设计。因其质量稳定、体积小、推力大、多种步长规格可选,市场应用广泛。

2、编码器是一种适用于电机上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现有的电机编码器通过对电机的转动轴配合将信号进行导出传递,实现对信号的转换,实现对电机的各项数据的检测,为工作研发者提供相对应的实验数据,保证了工人人员检测与研发数据准确性的需求。但是上述电机中,通过是将编码器安装在转子轴上,对于直线电机而言,通常螺杆是做直线运动而不能旋转,因此,上述将编码器安装在转子轴上的方式对于直线电机而言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编码结构的电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将编码器安装在直线电机上,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具有编码结构的电机,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定子、第一转子、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螺母、第一螺杆,第一定子位于第一壳体内并与第一壳体固定,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安装在第一壳体的两端,第一转子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固定,第一转子与第一定子配合,第一转子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螺母位于第一安装孔中并与第一转子固定,第一螺杆与第一螺母通过螺纹连接,还包括编码器码盘、编码器,第一轴承的一端设有穿出到第一壳体外部的第一轴向延伸部,所述编码器码盘与第一轴向延伸部固定,所述编码器环绕在第一轴向延伸部和编码器码盘周围,编码器与第一壳体固定。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支撑部,第二轴承的一端设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转子的一端套在第一支撑部上并与第一支撑部固定,第一转子的另一端套在第二支撑部上并与第二支撑部固定。

5、进一步地,所述编码器包括编码器本体、连接座,连接座包括连接套、连接盘,连接套的一端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套的另一端与连接盘固定,连接盘上设有供第一轴向延伸部穿过的让位孔,所述编码器本体与连接盘固定。

6、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定子、第二转子、第三轴承、第四轴承、花键套、花键轴,第二定子位于第二壳体内并与第二壳体固定,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分别安装在第二壳体的两端,第二转子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固定,第二转子与第二定子配合,第二转子上设有第二安装孔,花键套位于第二安装孔中并与第二转子固定,花键轴穿过花键套,花键轴与花键套通过花键配合;

7、花键轴的一端与第一螺杆的一端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轴承的一端设有第三支撑部,第四轴承的一端设有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二转子的一端套在第三支撑部上并与第三支撑部固定,第二转子的另一端套在第四支撑部上并与第四支撑部固定。

9、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限制第一螺杆行程的限位套,限位套套在第一螺杆上并与第一螺杆固定,限位套位于第一螺母和花键套之间,限位套的外径大于第一螺母和花键套的内径。

10、本实用新型中,将编码器码盘与第一轴向延伸部固定,当第一转子旋转时,第一转子带动第一轴承旋转,第一轴向延伸部随着第一轴承旋转,编码器码盘跟随第一轴向延伸部旋转,编码器对旋转的编码器码盘8进行检测。第一转子旋转时,第一螺母跟随第一转子旋转,由于第一螺杆与第一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如果第一螺杆在周向上获得旋转限制,则第一螺母旋转时驱使第一螺杆直线运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第一轴承的改进,将编码器码盘安装在第一轴向延伸部上,使编码器码盘与第一螺杆分离,从而在直线电机也能安装编码器。并且改进的结构较为简单。



技术特征:

1.具有编码结构的电机,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定子(2)、第一转子(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第一螺母(6)、第一螺杆(7),第一定子(2)位于第一壳体(1)内并与第一壳体(1)固定,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分别安装在第一壳体(1)的两端,第一转子(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固定,第一转子(3)与第一定子(2)配合,第一转子(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a),第一螺母(6)位于第一安装孔(3a)中并与第一转子(3)固定,第一螺杆(7)与第一螺母(6)通过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编码器码盘(8)、编码器(9),第一轴承(4)的一端设有穿出到第一壳体(1)外部的第一轴向延伸部(4a),所述编码器码盘(8)与第一轴向延伸部(4a)固定,所述编码器(9)环绕在第一轴向延伸部(4a)和编码器码盘(8)周围,编码器(9)与第一壳体(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编码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4)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支撑部(4b),第二轴承(5)的一端设有第二支撑部(5a),所述第一转子(3)的一端套在第一支撑部(4b)上并与第一支撑部(4b)固定,第一转子(3)的另一端套在第二支撑部(5a)上并与第二支撑部(5a)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编码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9)包括编码器本体(9a)、连接座,连接座包括连接套(9b)、连接盘(9c),连接套(9b)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固定,连接套(9b)的另一端与连接盘(9c)固定,连接盘(9c)上设有供第一轴向延伸部(4a)穿过的让位孔(9d),所述编码器本体(9a)与连接盘(9c)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编码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第二壳体(11)、第二定子(12)、第二转子(13)、第三轴承(14)、第四轴承(15)、花键套(16)、花键轴(17),第二定子(12)位于第二壳体(11)内并与第二壳体(11)固定,第三轴承(14)和第四轴承(15)分别安装在第二壳体(11)的两端,第二转子(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轴承(14)和第四轴承(15)固定,第二转子(13)与第二定子(12)配合,第二转子(13)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3a),花键套(16)位于第二安装孔(13a)中并与第二转子(13)固定,花键轴(17)穿过花键套(16),花键轴(17)与花键套(16)通过花键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编码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承(14)的一端设有第三支撑部(14a),第四轴承(15)的一端设有第四支撑部(15a),所述第二转子(13)的一端套在第三支撑部(14a)上并与第三支撑部(14a)固定,第二转子(13)的另一端套在第四支撑部(15a)上并与第四支撑部(15a)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编码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制第一螺杆(7)行程的限位套(10),限位套(10)套在第一螺杆(7)上并与第一螺杆(7)固定,限位套(10)位于第一螺母(6)和花键套(16)之间,限位套(10)的外径大于第一螺母(6)和花键套(16)的内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编码结构的电机,第一定子位于第一壳体内并与第一壳体固定,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安装在第一壳体的两端,第一转子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固定,第一转子与第一定子配合,第一转子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螺母位于第一安装孔中并与第一转子固定,第一螺杆与第一螺母通过螺纹连接,还包括编码器码盘、编码器,第一轴承的一端设有穿出到第一壳体外部的第一轴向延伸部,所述编码器码盘与第一轴向延伸部固定,所述编码器环绕在第一轴向延伸部和编码器码盘周围,编码器与第一壳体固定。本技术的结构能将编码器安装在直线电机上,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顿直线电机(常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704
技术公布日:2025/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